主要由于2M聯盟與THE聯盟近期停航力度較大,而海洋聯盟的停航數量較少。
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海洋聯盟已經取代2M聯盟,在亞歐航線上占據最多的運力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以投入運營的運力計算,由中遠海運、達飛和長榮海運組成的海洋聯盟,目前在亞歐市場的份額為39%,較一年前提升了2個百分點。 由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運力份額保持在37%左右。 目前成員包括赫伯羅特、ONE、HMM和陽明海運的THE聯盟,運力份額則從25%,下降至23%。
三大聯盟在亞歐航線的運力份額
根據Alphaliner的統計數據,當前,亞歐航線市場投入的總運力,遠低于疫情暴發前水平。截至6月1日,亞歐航線總運力為36.1萬TEU,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7.1%。 Alphaliner分析稱,受疫情降低運輸需求影響,2M聯盟和THE聯盟均在亞歐航線上暫停了部分航線,且一些航線的停航時間,已經延長至今年10月份。 數據顯示,THE聯盟和2M聯盟目前在亞歐市場投入的運力,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少了22.7%和18%。 而海洋聯盟并沒有公布相關停航計劃,只是調整了部分航次,總運力同比減少了12.4%。因此,其在亞歐航線市場的運力份額,有一定提升。
在另一大主干航線市場——跨太平洋航線,盡管也受到疫情影響,但Alphaliner表示,從遠東到北美市場的平均周運力,僅比2019年同期降低了5.3%。 數據顯示,以6月1日的數據計算,從遠東到北美的周運力約為436300TEU,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4300TEU。 不過Alphaliner表示,2M聯盟從6月8日起,將恢復亞洲至美西 TP8 Orient航線,以星航運在6月23日啟動中國至美國洛杉磯快航,以及2M聯盟將于7月6日啟動中國至長灘航線,預計將使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不過,海洋聯盟依然是跨太平洋航線的霸主。其運力份額從一年前的38%,上升到現在的39%。 由于HMM的加入,THE聯盟在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份額,從25%上漲到了30%。
2M聯盟由于與以星航運的合作,運力份額也增長了2%,達到20%。 三大聯盟在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力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在跨太平航線市場,聯盟外企業的運力份額為11%,低于去年18%的水平。 不過,相比于亞歐航線上只有1%的聯盟外企業運力份額,在跨太平洋航線市場,聯盟外企業的競爭,將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