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消息,近期,江湖一直在傳海運費持續下跌,小編也獲悉一些熱門航線海運運價在下降,起初,小編還不太敢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傳來,似乎真的降了!
根據集裝箱數據公司Shifl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美西海岸核心集裝箱貿易的費率下降了一半,降勢持續到11月的第一周。
數據來自德魯里
上個月,Shifl是第一批報告從中國到洛杉磯的40英尺箱子的即期運價從9月的17500美元下降到10月初的8500美元的機構之一,降幅超過50%,近乎“腰斬”。盡管這個數字仍遠高于去年托運人所享受的低價,但與8月和9月的“天價”相比,8500美元看起來是可以承受的。
從中國到美國東海岸的運費也明顯下降,從9月的19500美元下降到11月的13800美元,降幅約為30%。
從中國到歐洲的危險品運費一個月也降了2000美元。
ShabsieLevy預測,在中國新年到來之前,運價將略有上升,然后恢復下降趨勢。他說:“春節過后,我們將進入傳統上較為平靜的月份,我相信我們將看到運價穩步下降。”
上海航運交易所
11月5日的寧波集裝箱貨運指數(NCFI)周評以“供需關系已經緩和,大多數航線的運價已經下降”為首。該指數周環比下跌1.1%,至3964.5點,其中5條航線上漲,其余16條航線下跌。
11月8日的上海集裝箱結算指數也顯示運價穩定平緩的下降,面對運價下降,大家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運費穩定下降后,外貿人把目光放到了船期準班率上,該指數周環比上漲0.34%,至17.51.其中7條航線準班率上漲,其余3條航線準班率下跌。并且下降幅度也比之前動輒20%、30%好很多。
17個船司中9個準班率上漲,8個下降,在細看每個船公司的準班率,除了漢堡南美上漲35.29.以星下降23.9%,其他船公司上下漲幅幾乎都在5%以內,影響不大。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全球擁堵已經結束。
上周,馬士基首席執行官索倫·斯庫(Soren Skou)告訴記者,進口量大的美國和英國市場的岸邊物流滿足不了從亞洲流出的貨物流。“整個供應鏈系統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瓶頸,”他指著數百艘被困在海上的馬士基貨船說道。“我們有太多的產能被困在港口外等待。”
物流巴巴消息,馬士基預計,擁堵將持續到2022年,其許多客戶也在計劃同樣的時間表。惠普(Hewlett-Packard)和Under Armor等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一直在告訴投資者,他們正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甚至以后)中斷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