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運煤炭貿易正在分裂,亞洲經濟體的進口量越來越大,而西方則從該大宗商品中撤出。
根據AXS Marine的數據,10月份中國大陸港口動力煤卸貨量達到3425萬噸,環比增長15.8%,較2023年10月大幅增長33.5%。
據 Ursa Shipbrokers 稱,10 月份的數據創下了自 2013 年開始收集可靠 AIS 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和第三高月份也出現在 2024 年之內,今年進口量歷史最高紀錄將下降。
11月份動力煤排放量同比增長18.9%,表明中國海運進口又一個強勁的月份。
在亞洲其他地區,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對煤炭的依賴正在迅速增長,因為這兩個國家主要通過煤炭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印度尼西亞的煤炭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在 2023 年超過波蘭,并在 2022 年超過中國。與此同時,根據數據顯示,菲律賓將在 2023 年超過中國和波蘭,以及印度尼西亞,成為東南亞最依賴煤炭的國家來自英國智庫 Ember 的數據。
本財年上半年,印度煤炭進口量也大幅增加。 4月至9月,我國進口煤炭1.406億噸,同比增長7.8%。
上個月在摩納哥游艇俱樂部舉行的海事首席執行官論壇上詳細討論了煤炭問題,干散貨會議的小組成員表示,盡管有無數的綠色承諾,但沒有跡象表明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許多亞洲經濟體會隨時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很快。
Star Bulk 商務總監 Milena Pappas 指出,煤炭仍占中國發電量的 65%,而 CTM 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 John Michael Radziwill 指出,煤炭仍然比天然氣便宜,尤其是在亞洲。
“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的煤炭需求也在不斷增加,”CTM 老板說道,主持人、文華航運首席執行官蒂姆·赫胥黎 (Tim Huxley) 打趣道:“因此,廉價煤炭可能會阻礙綠色轉型。”煤炭價格。”
Taylor Maritime Investments 和 Grindrod Shipping 首席執行官愛德華·巴特里 (Edward Buttery) 表示:“人們是價格接受者,因此綠色轉型所需的時間將比所有人預期的要長。”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發達經濟體的煤炭運輸量同比下降了6%,這一點在歐洲尤其明顯。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航運分析師 Filipe Gouveia 表示:“按照這個速度,到 2024 年,發達經濟體的貨運量將達到 15 年來的最低點。”
這種大宗商品不斷變化的貿易流將成為明年四月世界頂級大宗商品運輸會議日內瓦干貨大會煤炭會議上的一個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