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網訊,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發改委昨日對8家滾裝貨物國際海運企業開出4.07億元反壟斷罰單。
所謂滾裝貨物,主要是指包括汽車、卡車、工程機械在內的帶輪子的滾動車輛。海運企業會通過專門的滾裝船對這些車輛進行跨國海運,汽車滾裝船內部類似于巨大的立體停車場,容納的汽車為6500-8500輛,造價昂貴、用途單一,因此從事這項運輸的門檻高,競爭格局較為穩定。
業內人士:做的比較大以后,他們會認為過度競爭,雙方的利潤就會下降。這樣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想要互相包容,達到一個價格同盟,然后瓜分相應市場,是大家在中間都能獲得更高的利益。
經國家發改委查實,至少從2008年中國《反壟斷法》施行,至2012年9月份的四年間,日本郵船、川崎汽船、商船三井、威克船務、華輪威爾森、南美輪船、日本東車、智利航運等8家滾裝貨物國際海運企業,在進出口中國的滾裝貨物市場上,約定互不侵犯對方業務。通過串通投標,固定主要航線和汽車品牌的承運企業,掌控抬高運費的話語權。
中國汽車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的很多進口汽車都是從歐洲或者北美生產,然后運往中國,運費高昂。海運企業互不競爭,造成市場沒有通過競爭形成價格下降的趨勢,反而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上,最終仍是消費者進行買單。
中國汽車協會相關負責人:我們認為在50萬元以上的進口汽車,運費的影響在1%左右。
根據《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前三家向發改委自首的日本郵船、川崎汽船、商船三井依法享受了不同程度的寬大,其余5家企業也同樣表示,已認識到自身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均表示愿意中國《反壟斷法》項下的相應法律責任。
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降低了進出口企業的成本,從一定程度上也使消費者受益。
據物流巴巴小編觀察,中國汽車出口所遇到的問題,還不僅僅在于汽車產業自身的競爭力,也在于外銷過程中的運力短缺,海運價格居高不小。海運汽車出口主要是用滾裝船運輸,然而國際海運企業大多沒有涉及汽車運輸的滾裝船業務,在整車海運出口領域力量非常薄弱,更談不上擁有自己的船隊。整車汽車海運出口基本上靠外國公司的滾裝船。全球大部分汽車滾裝船都是由日本郵船NYK、川崎汽船K-LINE、商船三井、現代運輸等全球9大海運企業(其中日本6家,韓國3家)掌控。這些海運物流企業,通常都和本國的大汽車制造商簽署了長期的合作協議,以照顧日本每年近500萬輛的汽車出口為先,能提供中國車廠使用的少之又少。因此日韓的汽車企業在海運價格上可以獲得比中國低廉的“批發價”,而中國汽車由于整車出口數量的限制而飽受歧視,很多時候只能無奈承擔昂貴的“零售價”。
海運價格時有波動,而物流巴巴以互聯網思維想顛覆物流行業的信息不對稱,服務無標準的痛點,通過與船公司直接簽訂合作協議,不僅保證海運價格優惠、準確、公正,還能給您保證艙位、航程、船期、船公司信息準確無誤,附加費收費標準透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