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當地媒體8月13日報道,根據毛里求斯中央刑事調查部得到的衛星數據顯示,導致毛里求斯海域漏油危機的涉事日本貨船“若潮”號于7月21日就偏離了正常航道,轉向毛東南海岸埃斯尼角方向行駛,最終于當地時間7月25日晚觸礁擱淺,且觸礁前沒有減速。
為調查毛里求斯海上漏油事故涉事船只是否存在責任,從當地時間8月12日下午開始,毛里求斯中央刑事調查部對日本貨船“若潮”號58歲的印度籍船長蘇尼爾·庫瑪·南德斯瓦爾(Sunil Kumar Nandeshwar)展開調查。
蘇尼爾在問詢中表示,為避開海盜活動,他選擇了目前的航道駛向毛里求斯;被問及為何沒有回復毛里求斯國家海岸警衛隊發出的信息時,他回答由于無線電和通信設備有問題,無法回復毛里求斯海警。
有三名“若潮”號船員告訴毛里求斯中央刑事調查部,當地時間7月25日晚,在“若潮”號觸礁擱淺前,船長當時并不在駕駛艙內,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在慶祝一名船員的生日,當晚駕駛模式設置的是自動模式。
毛里求斯調查人員初步推測,可能是船長在設定自動駕駛模式時輸錯了導航信息。
中央刑事調查部已獲取航海日志等重要的文件,將請毛里求斯海岸警衛隊做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三名“若潮”號船員還表示,船只靠近毛里求斯航行是為了接收WiFi的信號。另外有七名船員向毛里求斯航運公司的調查人員也做過同樣的口述。
日本貨船“若潮”號上共有20人,包括船長在內的3人是印度公民、16人是菲律賓公民、1人是斯里蘭卡公民。目前20人都在接受防疫隔離當中。
福布斯日前報道,一家名叫“迎風”的全球衛星分析公司研究了“若潮”號的航行軌跡后發現,該船穿越印度洋于7月23日午夜前就進入了毛里求斯專屬經濟區。
這一發現引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若潮”號的GPS追蹤器沒有提醒船員正駛向陸地?為什么毛里求斯政府在別國船只進入本國專屬經濟區時沒有發出足夠的預警提示?如果毛里求斯能夠進行早期的干預,也許此次事故就可以避免。
毛里求斯總理賈格納特于8月12日宣布,對不久前在毛東南部海域擱淺并出現燃油泄漏的日本貨船的抽油工作已經結束。
賈格納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對船體的其他污染物進行清除工作,以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他指出,通過專家和來自全國各地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漏油事件沒有影響該國藍灣等自然保護區,此前棲息地受到漏油事件影響的大部分鳥類和其他動物已被轉移至安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