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IMCO的數據,美國制成品銷往中國的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實現了40%
今年1 - 9月,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所涵蓋的美國對華制成品出口達311億美元。這只是協議承諾的784億美元的40%。
BMICO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BIMCO一直認為這些目標無法實現,但每增加出貨量都是受歡迎的,尤其是干散貨和能源產品。”
他說:“由于遵守協議的努力,額外的集裝箱貨物帶來的促進作用不如干散貨和能源,因為額外的集裝箱貨物是在跨太平洋貿易的回程中使用的,而不是為了賺錢和提高運力。”
9月,出口了價值36億美元的制成品,與8月的創紀錄的41億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大大高于2019年的價值,也高于2017年的價值,2017年是該協議建立的基準年。
2020年前9個月,該協議包括的制成品出口較2019年增長4.5%,但較2017年同期下降1.4%。為了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2020年的整體出口需要比2017年增長72%。換句話說,必須在10月、11月和12月實現價值158億美元的出口才能遵守。
包括在第一階段協議內的制成品,大部分已裝貨柜,在本年度首九個月的出口總值為311億元,達700萬海運公噸。
這相當于與2019年前9個月相比增加了130萬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10萬噸。
協議中包括的能源和農業產品也遠未達到這一目標。能源類商品短跌21.7%,農產品類商品短跌37.9%。
將工業制成品、能源和農產品這三類商品綜合起來,中國今年前九個月的出口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2.4%。然而,只有35.8%的承諾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