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流巴巴小編報道,菜鳥網絡CEO童文紅今日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智慧物流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不簡單等于智能機器人、也不等于無人機,還應包括數據、服務標準打通等。
她表示,現在一些企業在展示無人機,“不要認為搞了個無人機,就是進入了智慧物流。”
對于未來的物流,童文紅認為,“智能化一定是未來,而且未來的智能化和現在的智能化不完全一樣。未來機器人一定和現在長得不一樣,未來無人機也和現在長得不一樣。”
她表示,菜鳥已經在智能化方面布局,因為中國的中小物流公司需要有這樣的智能化設備。“發展智能物流要兼顧效率和成本之間的平衡。我們希望效率上可以趕超先進的,但是我們希望成本上是人人都用得起的,這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物流的智能化。”
她認為,“菜鳥存在的價值,就是去幫助物流企業,能夠用最低的成本,享受最好的標準,能夠接入一張最高效的網絡。”
對于智能設備如無人機,童文紅認為,現在物流界很多人在談無人機,其實更多是作秀的成分。她認為無人機不是未來城市的主流配送方式。
“10年后,中國的年快遞量有1000億件,如果都靠無人機配送,那天上會出現什么景象,無人機配送在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村地區才有應用場景。”童文紅說,將來的 末端配送,一定是快遞員的服務加上社區的便利服務網絡,這兩個都是有人的。與無人機相比,未來無人駕駛車輛配送可能更現實一些,無人機只能作為補充。
她表示,在菜鳥眼中,建設智慧物流是一項艱巨的事業,需要腳踏實地。首先要做最基礎建設的工作,從數據標準的建立、電子面單標準的建立、智能硬件的標準建立,以及又便宜又快又好的機器人的打磨。
第二步要做賦能的產品,通過一些數據賦能產品,能夠幫物流公司降本提能。
第三步是要給到消費者一個統一背書的服務品牌和標準,讓消費者能夠買得放心,送得開心。
為 了幫助物流業轉型升級,菜鳥網絡今年3月份就與物流合作伙伴一起組建了菜鳥聯盟。通過大數據的支撐,提升了物流服務體驗,幫助物流業建立服務分層,擺脫低 水平和同質化競爭。運行2個多月來,菜鳥聯盟已經服務650萬消費者,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的達成率超過了99%,聯盟當中的很多物流企業已經嘗到了轉型升 級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