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運公司泛洋海運(Pan Ocean)近日與韓國最大的船舶管理公司POS SM以及韓國船級社(KR)簽署共同協議,三方將圍繞提高旋翼帆(旋筒風帆系統,Rotor Sail System)能效及相關新技術研究開展合作。
根據協議,三方計劃在對風動力船舶實際運行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燃料節約最大化方案,并研發旨在提高船舶整體推進效率的體系化新技術。
就在一周前,泛洋海運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 合作,在雙方簽署的長期運輸合同中計劃投入的32.5萬載重噸超大型礦砂船(VLOC) “SEA ZHOUSHAN”號上成功安裝了5個旋翼帆,該船也是全球首艘配備旋翼帆的VLOC。
旋翼帆也被稱為Flettner旋筒,是指在船舶甲板上設置垂直圓柱,通過航行過程中圓筒隨風旋轉的力量,利用可再生的風能為船舶行進提供動力的裝置。
與同體積的設備相比,旋筒風帆推進力大、安裝簡單、容易管理。這種機械帆利用被稱為Magnus效應的空氣動力學現象,能為船舶提供額外的推力,從而節省大量燃料和減少排放。
泛洋海運相關人士表示:“利用風力能源,可以節約6%至8%的燃料,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泛洋海運代表理事安重浩表示:“通過合作研究,如果得出旋翼帆不僅能節約燃料,還能有效提高整體航運效率的結果,公司將考慮追加訂造風動力船舶。”
作為新一代環保船舶輔助動力技術,旋翼帆最近備受海事業界關注。3月22日,大宇造船表示,已從DNV獲得了VLCC和LNG運輸船適用的“旋筒風帆系統”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以國際海事組織(IMO)推出的能源效率設計指數(EEDI) 為標準,采用該系統的船舶可節約燃料5%以上。據悉,大宇造船是韓國造船業界第一家以旋筒風帆系統自產為目標的企業。
該公司計劃將該旋筒風帆系統以及其2019年自主研發的空氣潤滑裝置(ALS)等多種燃料節約裝置與其智能船舶解決方案“DS4(DSME Smart Ship Platform)” 相結合,提高在自主航運船舶領域的技術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