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2021年2月是班輪延誤的高峰,全球集裝箱船運力的近12%(約280萬TEU)因船期延誤而折損,其中超過18000TEU型的船舶運力達270萬TEU。延誤造成的影響相當于市場減少了所有超大型集裝箱船(ULCV)的運力。
Murphy指出:從實際情況來看,2021年的港口擁堵問題非常嚴重,其影響相當于集運市場在沒有增加任何新船的情況下,損失了所有ULCV承載的運力。
2021年4月,延誤的運力降至8.6%,即210萬標箱。Murphy認為,盡管班輪公司的運力投入已創下新紀錄,但因港口擁堵導致船舶利用率降低。
通常來說,約2%-4%的運力與船期延誤有關。但數據顯示,2021年1-4月,跨太平洋航線約有25%的運力因延誤而損失,而亞歐航線約有11%。
受此影響,今年以來,主要航線運價迎來新一輪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內仍看不到運價下降的跡象。主要歸因于市場需求不斷上升,而運力增速有限;多地封鎖使物流供應鏈的運行受阻,物流成本上升;世界經濟復蘇的不平衡將加劇進出口運量失衡,造成空箱調運等難題,進而在短期內增加運費壓力。
數據顯示,船舶準班率在4 月份停止下滑趨勢,延誤情況有所改善,但整體表現仍然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當前新冠疫情的反復仍會帶來供應鏈中斷的風險,需要產業鏈各方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