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消息,10月6日上午11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內第五份施政報告,這也是本屆特區政府最后一份施政報告。南都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聚焦香港未來,包括經濟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善香港空間布局,積極為香港謀劃未來。
在《施政報告》的經濟篇章,開宗明義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冀加強與內地交往,進一步鞏固金融、航運、貿易等香港優勢產業發展,以及新興產業。
航運:倡建“智慧港口”及“軌道上的大灣區”
報告提到,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特區政府將與業界合作研究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亦會加快推動與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完善多式聯運,并發展高增值物流,鼓勵香港物流業界進一步應用科技,提高生產力。
此外,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也是提升本港航運中心關注的重點,據悉,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大橋)和蓮塘╱香園圍口岸三項重大跨境基建于過去數年相繼落成,“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正全力推進,港深政府還成立了“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促進跨境軌道交通建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
(特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金融:進一步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十四五規劃綱要》重申支持香港進一步推進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及推動金融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就此,香港會在以下五方面加緊努力:
1、支持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進一步改善上市機制和在征詢市場意見后,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
2. 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具體措施;
3. 通過考慮稅務寬減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提升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
4. 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開展合作,并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
5. 推動跨境金融科技,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個一站式沙盒聯網,利便粵港澳三地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測試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
貿易:銳意提升與“東盟”商貿投資關系
香港商品貿易總額由去年第四季開始反彈。今年首八個月合計,香港商品貿易總額更高達65.099億元,是有史以來新高。
據《施政報告》,本屆政府銳意提升香港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商貿投資關系,并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的內循環,繼續爭取在《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 框架下為香港業界進入內地市場創造更有利條件。
此外,會議展覽業(會展業)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一環。政府會進一步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的有效期至明年底,并會優化計劃細節。繼續擴建會展設施,包括把灣仔北三座政府大樓及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為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以及擴建亞洲國際博覽館,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會展樞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