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面對迫在眉睫的船員短缺,臺灣的航運公司與政府聯手,啟動了新的當地招聘和學員運動。
長榮航運、陽明航運、萬海航運等七家臺灣航運公司誓言與海港局、海事學校和政府機構合作,培養當地勞動力,這在烏克蘭沖突后全球失去了相當大一部分全球海員勞動力。
陽明領導人近日在海員倡議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上的講話中表示,全國所有航運公司都在爭取招聘海員。
根據 Danica Crwing Specialist 的首席執行官 Henrik Jensen 的說法,船員短缺正在推高海員的工資,他敦促船舶運營商迅速為向他們提出申請的海員提供工作,否則可能會輸給更高的投標人。
烏克蘭沖突、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中國疫情措施都在影響全球船員水平。
詹森在一份新聞稿中警告說:“除了烏克蘭局勢的影響之外,我們還有俄羅斯海員受到簽證和旅行限制,以及中國疫情措施,導致許多中國船員無法上船。”
這些短缺正在推高價格,詹森將其描述為“非常陡峭”。
漢堡工商管理學院為國際航運公會 (ICS) 撰寫的題為《完美風暴》的上個月發布的一份重要新報告探討了船員短缺問題。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海員勞動力市場逐漸從供應驅動轉向需求驅動。雖然長期的官員短缺正在增加,但收視率的供過于求也在減少,”該研究警告說。
在上個月亞洲船東協會(ASA)海員委員會最近一次會議上,海上可用人員問題是首要問題。
“在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愿意從事海員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受此影響,三副、四管輪數量明顯減少,后續海員供應不足。毫無疑問,這種流行病將加速海員的流失,尤其是年輕海員,” ASA 會議官方公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