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陷入財務困境的韓國造船企業大宇造船海洋決定起訴發動了51天嚴重罷工的工會。據韓國媒體報道,該公司計劃通過訴訟向工會尋求賠償,這也意味著向工會發出信號,韓國的工業企業不會容忍這種類型的罷工,特別是當他們已經經歷了財政壓力和交付大量積壓訂單的需要。
據悉,大宇造船公司計劃對從6月開始組織罷工的大宇造船公司代工工會提起訴訟。該公司表示,由于幾艘原定交付的大型油輪停產,造成了大約6億美元的損失。媒體報道稱,該公司將向法院要求工會賠償約3700萬美元。
大約100名合同工舉行罷工,要求加薪30%。作為罷工的一部分,一名工會領導人把自己鎖在甲板上的籠子里,在一艘正在建造的超大型油輪上。其他成員占領了船廠的船只,導致所有工作暫停。報道稱,該公司尚未決定是否也將起訴占領船只的個人。
《商業韓國》援引行業分析人士的話說,這一法律行動不太可能成功。相反,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信號,“非法占領造船廠的碼頭是不被容忍的”。
當工人結束罷工并要求加薪4.5%時,造船廠取消了傳統的暑假。工會曾要求公司在結束罷工的協議中不要求賠償,但沒有得到協議。
盡管造船行業的訂單數量創下了紀錄,積壓的訂單數量也非常多,但該行業還面臨著鋼鐵等關鍵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勞動力短缺導致的財務損失,同時還在交付新船。罷工和該公司已經處于高位的金融債務加劇了該公司的損失。此外,報告指出,該公司正面臨為印度尼西亞海軍的一個新項目預定材料的額外損失。合同被推遲,導致人們擔心公司可能不得不注銷所有預定的材料。由于合同的延誤,潛在損失估計為額外的6800萬美元。
由于該公司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大,韓國國內有人猜測,政府控制的韓國產業銀行(韓國產業銀行是該公司最大的投資者)已經決定,該公司必須私有化。產業銀行與現代重工業的合并計劃因歐盟(EU)的反對而被取消后,有分析認為,產業銀行計劃將現代重工業分為兩部分,一是商業業務,二是海軍業務。據《韓國時報》報道,越來越多的人猜測,韓國綜合企業韓華集團(Hanwha Group)可能是海軍業務的買家。
去年,產業銀行成功地完成了向私人投資者出售小型造船廠的交易。媒體援引銀行官員的話說,造船廠應該由質疑使用公共資金維持運營的私人投資者擁有。然而,政府也承諾做出重大努力,幫助加強造船業,并解決長期勞動力短缺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