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由于北溪管道可能遭到破壞的警告,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加劇了歐洲大陸能源安全的不確定性,人們越來越擔心冬季燃料短缺。
歐洲天然氣基準,荷蘭TTF,在前一天上漲7%后,周三上漲超過10%,接近210歐元/MWh,扭轉了最近的下降趨勢。價格仍低于今年的峰值,但仍比2021 9月初高出200%以上。
地震學家報告稱,北溪1號和2號管道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生爆炸,歐洲各地的官員稱這是一次蓄意襲擊,之后發生了三處不同的泄漏。
德國地質研究中心GFZ表示,周一,靠近泄漏發生地的丹麥波恩霍爾姆島上的地震儀記錄到兩次峰值,當天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道壓力急劇下降。
瑞典國家地震臺網(SNSN)在Bornholm附近記錄到兩次不同的爆炸,相當于1.8級地震,第二次更大的爆炸,記錄到相當于2.3級地震。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表示:“這些信號與地震信號不同。它們確實與爆炸記錄的典型信號相似。”。
丹麥國防司令部發布的視頻顯示,波羅的海表面出現直徑約半英里的氣泡狀氣體漩渦。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部分溶解于水,無毒,吸入限量不會造成危害。盡管如此,在博恩霍爾姆周圍建立了五英里的航運禁區,1000米以下的航班也被禁止在該地區飛行。
在烏克蘭沖突導致的與俄羅斯的能源僵局中,歐洲領導人和專家提出了破壞的可能性。
在蓄意破壞的指控中,俄羅斯否認對破壞負責。
這次明顯的襲擊對歐洲的能源供應沒有立即影響,但這些事件將打消人們對歐洲在冬季前可以通過Nord Stream 1獲得燃料的任何剩余期望。修復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首先是在開始任何工作之前對損壞進行詳細檢查。
Eurasia Group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多次海底泄漏意味著,無論烏克蘭戰爭的政治發展如何,在即將到來的冬季,這兩條管道都不太可能向歐盟輸送任何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