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2日獨家報道,巴基斯坦石油部長穆薩迪克·馬利克當天表示,巴基斯坦以人民幣支付了首批政府間俄羅斯原油的進口交易。
這一事件標志著巴基斯坦過去以美元為主導的進出口支付政策出現了重大轉變。
由于巴基斯坦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長期未能就貸款條件達成一致,近一年來巴基斯坦外匯美元緊缺局面沒有明顯緩解。
外匯美元短缺導致石油、煤炭等巴基斯坦高度依賴進口的資源緊張,政府急需尋找可替代美元用于支付能源進口的貨幣。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長期幣值穩定,因此成為巴基斯坦和俄羅斯間進行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結算的理想貨幣。
目前巴基斯坦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幾乎不足以支付一個月的進口支出,因此巴基斯坦購買折扣俄羅斯原油,不僅意味著俄羅斯原油有了一個新的出口渠道,也為巴基斯坦困難的財政狀況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人民幣國際化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外,央視新聞報道:阿根廷經濟部貿易國務秘書馬蒂亞斯·通博利尼當地時間16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宣布,今年4月和5月,阿根廷使用人民幣結算了來自中國的價值27.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的進口商品,阿根廷使用人民幣結算的進口額達該國這兩月總進口額的19%。通博利尼表示,以人民幣結算進口商品有助于改善阿根廷外匯儲備情況,增強該國對經濟形勢的調控能力。
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