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7年還有幾十天,想必大家還沒從今年的紙箱漲價中緩過勁來,一大波壞消息又來了。最近物流巴巴小編聽說很多原材料都漲價了,你比如說銅箔、塑料、磁鐵、玻璃、鋁材、PVC、不銹鋼、紅木、海綿等,各種運費也漲了不少。
物流巴巴網根據統計,近三個月,PVC漲價60%,玻璃漲價40%,塑料漲價30%,鋁材漲價30%,鐵漲價30%,紙箱漲30%,不銹鋼暴漲40%,紅木、海綿價格雙雙上漲30%左右,對以此為主要原材料的家居裝修行業、家具行業、化工業行業、板材行業影響不難想象。
一、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超限令”帶來結構性上漲
今年9月21日,號稱“史上最嚴超限令”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施行,交通部門對于超載車輛實施新一輪“嚴打”,許多行業依靠“超載”壓縮成本的潛規則被全部打破。如果加上相應增加的稅費,運輸單價至少上漲了35%-38%。
物流費提高,幾乎所有的商家都收到了廠家提價的通知函。“這次提價大概在6%到8%左右,只有實力很強的大經銷商可能保證不提價。”
超限令出臺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但確實帶來了比較大的成本壓力,整個板材行業的產業鏈成本已經出現了結構性上漲,對于像板材行業這樣出貨量大、純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企業不可能獨自承擔成本上漲的壓力。
2、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貶值雖然有利于化工業產品出口,但是對原材料進口來說并不是好消息。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由2016年初的6.49左右,變成了現在的6.9左右。也就是說,不到一年的工夫,人民幣已經貶值近6%。
以木材為例,出于本國環保的考慮,中國大量進口木材。進口地包括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等等,其中原木進口大約2/3來自俄羅斯。木材進口多數以美元結算,因此人民幣貶值必然造成進口成本上升,由此帶動下游建材、家具等產品的提價,不過相對的也會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也算是有利有弊。
3、能源價格上漲
2016年以來,在嚴查整治的情況下,行業中多年違規生產的“黑煤”直接消失,導致在壓縮合規產能16%的基礎上又減產了20%,實際產能減少36%以上。這36%產能的減少,是這次煤炭暴漲最主要的原因。
4、化工原料供給出現問題
近半年來,上游化工原料開始猛漲。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從年初的1萬/噸狂漲到5萬/噸;新戊二醇從6000元/噸左右漲到了13800元/噸。與年初相比,市場售價漲幅超過了50%的品種相當多,很多品種漲幅高達一倍甚至超過一倍,例如順丁橡膠、丙酮、丙烯、丁二烯、順丁橡膠等。
我國的化工原料生產雖有局部產能過剩,但仍有TDI、PX(對二甲苯)等重要化工原料處于產能不足的狀況。
二、知道原材料漲價的原因后,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1、穩定能源產能
煤價上漲這事也要一分為二地看。煤價上漲畢竟說明各地對違規生產的“黑煤”的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與之相關的煤炭物流園、煤場、洗煤廠紛紛消失。這意味著煤炭行業的主導權將更多集中在大型國企手中。
據煤炭協會粗略估計,2015年國企在煤產量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國企產能的實際占比在“黑煤”消失的背景下將進一步提升,這意味著國家對于煤礦產能具有更強的掌控能力,這部分原材料價格是可以較好控制的。
2、穩步推進化工業建設
國外幾個化工企業停產,就能造成國內化工原料價格暴漲,說明我國化工業太依賴進口了。我國應注重化工行業的整體布局,一方面要防治局部產能過剩、避免造成浪費,另一方面要保證主要化工原料的自給。
3、推動人民幣的國際結算
進口原材料漲價是因為貨款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如果原材料進口以人民幣結算,漲價的問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過這個問題不是單個企業可以解決的,因為單個企業既沒有定價權,也無力推動人民幣的國際結算。這樣的事情,還得由國家出面解決。
不過,現在倒真是國家出面推動人民幣國際結算的大好時機,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維持較快經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諸多原材料出口國有求于中國,正等著米下鍋呢。所以,解決原材料進口的問題,要同時發動國家與大型國企。
4、積極發展物流,降低運輸成本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史上最嚴治超措施”的影響僅限于公路運輸,而公路運輸并不是唯一的運輸方式。國內現成的低成本運輸方式還有2種——鐵路和內河航運。
長期以來,長距離鐵路貨運的成本顯著低于公路貨運。但以前鐵路貨運的服務確實有不到位之處,一不提供“門到門”的服務,拉到車站了事;二是時間調度不到位,到貨時間不能精確到日。
這兩大缺點使得鐵路貨運的業務逐漸流向了公路貨運,2015年全國鐵路累計完成貨運量33.6億噸,同比下降11.9%。
不過,公路運輸成本上漲之后,鐵路貨運的優勢又重新變得明顯起來。2016年10月,國家鐵路全月貨物發送量完成24440萬噸,同比增長8.4%,這是連續第3個月實現正增長。
由此可見,通過鐵路的傳統優勢來控制運輸成本已被諸多企業接受。時來運轉之際,鐵路貨運部門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應盡快改善管理、解決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培養更多穩定的客戶,包括發展鐵路——公路聯運,提高調度水平,盡快實現精確到日的車皮發送服務等手段優化鐵路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