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了解到,近日,一臺在運載著名牌服飾和電子產品的箱式貨車在列寧格勒州維堡區的邊境口岸“斯維托爾斯克”被扣留。這次的重型車檢查采用了無人機空中監察的方式。
據了解,5月4日晚聯邦安全局圣彼得堡和列寧格勒州分局在斯維托爾斯克查獲五輛箱式貨車。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用繩子固定好的貨倉中塞滿了歐洲名牌服飾和電子產品。而這些貨物卻被申報為其他關稅較低的貨品。
據聯邦安全局估算,走私的金額達到了500萬歐元。有趣的是,據口岸工作人員介紹,在這次的貨車檢查中無人機立下了大功。
點評: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批貨物屬于承運商屬于雅寶路的一個中國物流公司的貨。俄羅斯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走私這事不僅海關管,俄羅斯安全局也管,有時候內務部也管。畢竟,走私危害俄羅斯的國家經濟利益,合理合法正規經商才是正道,千萬不要冒險!
另外文章中提到了無人機,俄羅斯法律規定俄羅斯無人機的使用和審批是歸安全局管。在俄羅斯銷售和玩無人機需要注意哦。
物流巴巴了解到,雅寶路是中俄民間貿易的一個窗口,是由俄羅斯的國情所決定的,很多人都知道,俄羅斯和中國的運輸,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灰色,是一種國家的相互掙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清關狀態,既然不是白色,那么運輸中就會造成風險,風險越大利潤就會越大,因此每年在雅寶路都會成就出一些億萬富翁,也會使一些億萬資本的公司倒閉,歸根結底都是莫斯科的海關政策,現在雅寶路有大大小小2000多個庫房,真正有線路的公司不是很多,中俄貿易必然要繼續,有實力的公司都在嘗試著正規清關,俄國海關也在努力的完善法制法規,而北京雅寶路作為一個對俄的窗口,以后的路還要走很長。
去年10月,有媒體報道雅寶路的部分商戶拒絕國人進入,掛簾上中文就寫“謝絕參觀”,外文就寫“歡迎光臨”,此舉曾經驚動北京朝陽區委、區政府、各級工商局和朝外辦事處等多個部門。不過,在風平浪靜了一陣子后,今年的1月,又有媒體報道東二環附近的雅寶大廈又明目張膽地拒絕中國人買東西了,理由非常簡單,“這里只外銷,而且是整箱批發,不零售。”
探秘雅寶路:中國人不得入內?
北京朝陽區雅寶路服裝批發市場曾是我國最大的服裝貿易批發集散地,這里匯集的大量商戶主要從事對歐洲,尤其是東歐的服裝外貿業務。或許正是因為這點“特殊性”,這個市場近年來連續發生令人匪夷所思的涉嫌“種族歧視”的事件。早在2004年,就發生過香港女顧客對這里商人稱不做中國人生意不滿而斗毆的事件;2006年,有報道稱這里的廣告牌用中文寫“謝絕參觀”同時用俄文寫“歡迎光臨”,當時北京朝陽區政府等還曾介入。不過這類事件似乎并未因此而消停,據報道,最近雅寶路附近有商家在自己的門口貼出“中國人不得進入”的告示。
有專家表示,商家有選擇自己經營方式的權利,這一事件可能并不違法。據悉,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和受到負面消息的影響,今日的雅寶路市場早已不復當年“中國最大對俄走私集散地”的盛況,這里的商業活動正在急速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商戶繼續做出這種“店大欺客”的態度,不知這個市場還能生存多久。
近日,知情人反映,朝陽區雅寶路附近有商家貼出“中國人不得進入”的告示。對此,該商家店員稱,之所以張貼這份告示是因為自家只做外貿生意,不想中國同行進入店鋪造成走款。法律專家則認為,商家此舉涉嫌歧視消費者。
據透露,在一家服裝店門口,店門的玻璃上貼著一張寫有“中國人不得進入(員工除外)”的告示。知情人隨后以普通消費者名義進入這家服裝店,剛進去便有該店的店員告訴知情人他們不進行內銷業務。
該名店員解釋稱,他們之所以張貼這張告示是因為自家只做外貿生意,不愿意中國同行進入店鋪造成走款。另一位服裝店的工作人員解釋說,防止同行抄襲并不是主要原因,之所以貼這張告示是因為“有些中國客戶實在是太過分了”。
這名員工告知,門上這張告示張貼了已經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原因是之前店里發生了外國顧客在店內選購期間被店里的中國客戶偷走錢包的事情。雖然店家積極配合失主調查,也調取了店內監控視頻,但外國顧客始終認為店家與扒手是同伙,并要求店家賠償自己5000美元的損失。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雅寶路第一次對國人說“不”。早在2003年,就有媒體報道稱雅寶路的部分商戶拒絕國人進入,商戶掛簾上中文就寫 “謝絕參觀”,外文就寫“歡迎光臨”。當時商戶給出的解釋說,此舉并非是因為歧視國人,而是為了防止同行獲取商業情報。其間甚至發生過因為店員拒絕中國消費者入內而與顧客的斗毆事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顯東認為,如果雅寶路這些商家以不零售、怕同行進入造成走款為由拒絕消費者入內,這種行為可以理解,因為商戶有權選擇自己的經營模式,也能以做外貿經營不零售為理由,不向消費者出售商品,但在商鋪貼上“中國人禁止入內”的標語卻有些激進,涉嫌歧視國人。“如果禁止中國人入內,那么這些店員是不是中國人,他們為什么就可以進入?雖然從法律上來說這些商家的行為可能不違法,但從文化上來看,這種做法并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