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份通知:
通知顯示,從7月7日起,中國銀行又新增加了四家制裁銀行名單,這四家制裁銀行全部來自于中東。據悉,只要是來自這四家制裁銀行的匯款,將全部被中國銀行審查。
這四家銀行分別為:
Arab banking corporation 阿拉伯銀行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國民商業銀行
Mshreq bank 馬士里格銀行
National bank of dhabi 阿布扎比國家銀行
7月12日,《國際金融報》向中國銀行有關人士核實后發現,此消息屬實。事實上,目前被嚴查境外匯款的不僅僅限于這四家銀行。物流巴巴了解到,在中國銀行“黑名單”上的還有卡塔爾等8個地區的多個銀行。業內人士提醒:廣大外貿貨主們要注意了,盡量不要讓買家通過“被制裁”銀行付款。
嚴查具體涉及哪些地區?
“目前我行實行‘8+4’。”中國銀行某經營部工作人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所謂“8”,是指卡塔爾等8個地區內的多個銀行。對于這8個地區的銀行,不管是匯款還是收款,中國銀行一概不受理。所謂“4”則是指上述新增加的四家銀行。來自這四家制裁銀行的匯款全部被中國銀行嚴格審查,審查內容包括款項用途、款項來源、匯(收)款雙方企業股東以及相關人員的資料等。
“如果企業一定要從這四家銀行匯款,到時候我們會正式發一份詳細資料讓他們填寫。”上述工作人員強調,審查會很嚴格。
另據了解,一些不在名單內的地區也受到了影響,例如土耳其。據了解,早在今年6月就已發生過中國銀行拒收土耳其匯款的案例。
對此,上述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土耳其不在名單中,但審核也十分嚴格。而且不僅是中國銀行,其他銀行也開始加入嚴查境外匯款的行列。
物流巴巴了解到,這類政策的出臺主要是受國際制裁的影響。有業內人士建議,按照目前國家的政策走向,相關企業收、匯款還是不要再走這些已經被提示、需要審查的銀行了。如果一定要走這些銀行,那就一定要提前咨詢相關銀行國際部的客戶經理,問清楚注意事項。
近年來,我國境外匯款審查確實有愈發嚴格的趨向。特別明顯的是,去年以來,外匯局出臺了不少監管措施,細化了境外匯款審查條件。
某人保出口信用險人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近兩年,銀行和外匯局對境外匯款的審查十分嚴格,她的不少客戶都發生過被銀行拒收款項的事件。其中,美金賬戶審查尤其嚴格。
“不管是外企,還是國內企業,資金走向只要是美金的,銀行和外管局都要嚴格審查。”上述人保員工以自身所在的公司為例,“哪怕像人保這樣美金賬戶最多的國企單位之一,銀行和監管部門基本上隔一個季度就會審查一次。”
該人保員工稱,“就算是我們公司要將美金退還給企業,資金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查。”
有業內人士表示,嚴查的背景與7月1日起,中國最嚴的反洗錢監管有關。根據最新的管理辦法,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額跨境交易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對跨境資金交易,金融機構應當報送大額交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