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獲悉,23日中國南方航空國際航班CZ396從馬尼拉檳城起飛,在飛往廣州途中行李架突然出現明火。
經過機組人員應急處置,該航班被迫返航馬尼拉。
據悉,本次起火原因是一名外籍乘客在行李中攜帶了一個充電寶設備,該設備在飛機起飛三小時后突然冒煙并起火。
機組人員對起火行李架進行了應急處置,火勢很快得到控制,除該乘客個人行李及周邊所放行李受到一定程度的燒毀之外,未造成其他財產損失。
馬尼拉檳城機場方面高度重視,在航班迫降前便出動了消防車、救護車等保障性車輛嚴陣以待。
航班降落后,機組人員組織所有乘客下機,并重新接受了安全檢查,包括所有托運行李及乘客隨身行李都接受了相應了檢查措施。
同時,馬尼拉檳城機場地勤、機務人員對該飛機進行了緊急維修,更換了燒毀的行李架,并對飛機進行了全方面的安全檢查。最終,飛機在延誤數個小時之后完成檢修,乘客重新登機飛返廣州。
據南航相關發言人表示,引發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是充電寶中的主要元器件:鋰離子電池。
據介紹,鋰是極不穩定的金屬元素,含鋰元素的電池或充電寶在劇烈摩擦或強烈碰撞的過程中極易產生高溫及火花。如果將鋰離子電池直接放入辦理托運的行李中,行李在狹小的飛機貨艙空間極易收到擠壓和碰撞,導致鋰離子電池發生自燃。
鋰離子電池一旦起火,目前常用的也太滅火器將束手無策,只能祈禱隔離火勢的作用。若非等到所有鋰元素自燃殆盡,火勢才將最終熄滅。
目前,國際民航組織發布嚴格規定,禁止鋰電池設備辦理托運,應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作為手提行李攜帶登機。而充電寶相當于超大容量的鋰電池,更易對飛行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各航空公司都是明令禁止托運的。
但據反映,飛機上依然有不少人存在僥幸心理,漠視安全規定,特別是當國內民航空中手機解禁后,個別旅客在飛機上偷偷使用充電寶給手機充電,或攜帶“三無”充電寶企圖混過安檢的行為屢見不鮮,給自己和其他乘客帶來安全隱患。
今年,同樣是南航,一班航班在旅客登機過程中,一名旅客所攜行李在行李架內冒煙并出現明火,機組配合消防和公安部門及時進行處置,未造成進一步損害。該航班隨后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
請關注物流巴巴,隨時為您更新行業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