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受部分遠洋航線圣誕貨運輸進入尾聲影響,市場總體貨量逐步降溫,運價水平同步回落。11月6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742.02點,較上期下跌0.3%;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641.51點,較上期下跌15.5%。
歐洲航線,近期歐元區經濟持續不振,居民消費需求表現低迷,據Markit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零售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3,較9月下降0.6,其中德國零售業PMI由上月的54降至52.4,創八個月低;意大利零售業PMI也降至48.8。受此拖累,中國出口至歐洲集裝箱運輸需求回升乏力。加上受月初漲價消息影響,部分貨主已經提前出貨,致本周貨量下滑。供大于需的矛盾再度顯現,歐洲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跌至90~95%水平,地中海航線平均裝載率不足九成。市場運價大幅回落。11月6日,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為745.60點、581.27點,分別較上期下跌1.8%、4.2%。
北美航線,近期運輸需求有所降溫。一方面,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波折影響,居民消費信心有所下滑,據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數據顯現,10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7.6,較上月下降5.0;另一方面,隨著圣誕貨出運高峰的遠去,市場正逐步進入傳統淡季。同時,近期運力供給未見明顯收縮,供需失衡逐步加劇,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下滑至九成左右,部分航次裝載率不足80%。受此影響,繼上周推漲運價后,本周多數航商大幅回調運價以穩定貨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多數航次運價已跌破漲價前水平。11月6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102美元/FEU、2015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下跌19.1%、14.4%,均創下SCFI發布以來的歷史新低。鑒于運價水平提振乏力,市場有傳聞稱部分航商有意于月中推出新一輪的漲價計劃,幅度則視后市情況而定。
澳新航線,本周貨量略有下降,雖然部分航商進一步加大臨時停航力度,但收效不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九成左右,部分航次裝載率降至七成。市場運價有所下降。11月6日,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630美元/TEU,較上期下跌3.4%。
南美航線,近期行情持續低迷。東岸航線,受主要收貨地巴西經濟始終未見起色影響,運輸需求萎靡不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僅在70~80%之間,市場運價再度受挫,部分航次最低運價降至100美元/TEU左右;西岸市場運輸需求保持平穩,但受前期運力投放過多影響,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繼續徘徊在八至九成水平,市場運價低位震蕩。11月6日,中國出口至南美航線運價指數為316.39點,較上期下跌6.8%。
日報航線,本周貨量小幅下降,上海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降至七成以下,市場運價小幅下跌。11月6日,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為661.00點,較上期下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