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業貨運公司digital rates的數據,有跡象顯示,集裝箱班輪公司預計11月初跨太平洋貨運的價格將上漲15-20%,不過西海岸的價格仍將落后去年35%以上。
最新的波羅的海航運指數集裝箱價格更新報告指出,與上周相比,美國西海岸的價格幾乎沒有變化,為每FEU 1365美元,較2017年價格上漲4%,“但遠遠落后于去年由前載推動的高價位(46%)”。中美東海岸價格穩定在2688美元/FEU。Freightos強調,受提前發貨的影響較小,去年的價差(18%)比西海岸要小,但比2017年和2016年分別上漲了56%和5%。
Freightos首席營銷官埃坦.布赫曼(Eytan Buchman)評論稱:“本月中旬,跨太平洋航線的價格均有所上漲,這表明需求在上升,船公司在控制供應,而旺季雖然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去年11月的第一周,在假日銷售庫存和即將到來的中國貿易關稅調整的推動下,豬肉價格達到了本季度的峰值。
“今年的情況也一樣,在12月15日關稅調整之前,進口商有足夠的提前裝運時間。換句話說,預計11月的第一周價格將大幅上漲。
“初步跡象顯示,船公司預計西海岸的機票價格將上漲250至300美元,東海岸的機票價格將上漲350至400美元。這將分別轉化為20%和15%的增長。當然,西海岸的房價仍將比去年低35%以上。”
數字貨運代理公司iContainers的運營副總裁克勞斯•萊斯達爾(Klaus Lysdal)在《勞埃德船級社》(Lloyd’s Loading List)今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對于今年海運行業的前景,人們的看法和信號相當復雜”,但他預計“美國海運行業第四季度的表現將弱于往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確定性”。他將美中貿易戰、英國退歐、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國際海事組織(IMO) 2020規則描述為“目前席卷整個行業一年多的不確定性和戒心的主要罪魁禍首”,2018年和2019年“對進出口商來說確實是動蕩的年份”。
集裝箱航運分析師德魯里表示,正如勞合社(Lloyd’s)昨日公布的裝貨清單所示,亞洲與北美西海岸之間的集裝箱貿易仍在艱難地抵御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這位分析師表示,盡管去年開征關稅前的提前裝貨提升了運量,給船公司帶來了可喜的提振,但自那以來,人為對船運的刺激已經消退。
報告稱:“8個月后,從亞洲到北美西海岸(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客運量減少了近3%。”“至少較小的亞洲至北美東海岸航線填補了這一空缺,今年迄今為止,該航線的凈收益增長了近6%,與去年同期持平。”
德魯里指出,最近僅美國的數據證實了這一趨勢,西海岸的吞吐量下降了5.8%,而東部和海灣沿岸的吞吐量增長了6.9%。
但該公司表示,泛太平洋航空公司運營的“特殊環境”,使其很難評估今年的實際交易業績。該公司補充稱,預計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將恢復增長。
“跨太平洋迄今為止設法避免重大收縮由于多種因素,包括人民幣走軟,從一些中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愿意吸收一些產生的額外成本的新關稅和貿易替代在亞洲,”德魯里表示。
然而,今年的運輸旺季并沒有給船公司帶來什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客運量下降了1%。
德魯里表示,船公司通過取消航線和取消噸位來緩解經濟放緩的努力,幫助提高了載貨率,但這些“人為的供應操縱”不足以提高現貨運費,目前的運費水平一直維持在每feu 1500美元左右。該公司補充說,上周從上海到洛杉磯的全球集裝箱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了47%。
德魯里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合作的近期前景與貿易戰密切相關,貿易戰目前處于較為和平的環境中,但隨時都有可能惡化。”假設船公司不會恢復太多運力,隨著黑色星期五和圣誕節銷售的臨近,運費上漲的希望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