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中國船廠大量船舶或推遲交付,船東們的不安感正在增加,而這一切將給韓國船企接單帶來更大的機遇。特別是隨著近期大量LNG船及LNG動力船訂單的釋放,韓國造船業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據韓國媒體報道,由于疫情導致中國船企復工率不足,大量船舶建造進度不得不延遲,目前,包括滬東中華、大船集團、外高橋造船等主要船企都已經向船東發出了“不可抗力”通知,讓船東們越來越感到不安。據估計,正在中國船企進行建造或改裝的200余艘船舶將會延期,船舶交付可能延遲4至6周時間,甚至更長。
更大的問題在于,受疫情影響,船東對中國船企的信賴度正在下降。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2020年7月1日及以后交船的所有150米及以上船長的油船和散貨船(不包括礦砂船及兼裝船)必須符合目標型船舶建造標準(GBS)。
這意味著,一旦船舶延期至下半年交付,很有可能需要重新審核修改設計建造要求,將面臨無法交付的嚴重局面,一些新造船合同甚至會因此取消,因此船東們的不安感正在增加。
中國船企的相關人士也承認,在疫情影響下,中國船企在新船訂單的競爭中可能較為不利,船企人員很難出國拜訪客戶,海外客戶也無法進入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船企原本依靠價格競爭力可能獲取的新船訂單可能會流入韓國三大船企的手中。
韓國分析師預計,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今年接單量有望激增,將有機會搶奪中國船企的新訂單。目前,中國船企在高附加值船舶領域的競爭力還落后于韓國,因此,在中國船企受疫情影響而停滯不前之際,韓國船企計劃憑借技術競爭力展開強勢的訂單爭奪戰。
此前,韓國造船業已經預測,今年市場上將繼續出現大量LNG船訂單,卡塔爾、莫桑比克等地LNG項目將會帶來數十艘LNG船大單,美國主導的頁巖氣開發增加也將推動LNG物流量提高,2020年韓國船企LNG船接單量有望增加到70艘至80艘的規模。
目前,韓國三大船企正在與滬東中華競爭卡塔爾多達80艘的大型LNG船項目訂單,總價值高達150億美元,韓國在卡塔爾的訂單競爭中一直處于有利位置,唯一的問題可能只剩下如何平衡交付檔期安排。
另外,道達爾在莫桑比克的LNG項目計劃訂造16艘LNG船,價值約為30億美元,其中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已經簽署了建造意向書,最終中標的可能性很大。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大型LNG船手持訂單中,韓國船企占比高達79.2%。其中,三星重工為37艘,占比25.5%;大宇造船31艘,占比20.8%;現代重工集團48艘,占比32.9%;在LNG船建造市場的占有率顯示出壓倒性優勢。
除了LNG船訂單之外,國際海事組織(IMO)嚴格的環保法規預計也將推動LNG動力船需求增加。IMO限硫令在今年年初已經生效,多國政府禁止使用開環洗滌器,分析師認為,這將導致船東傾向于選擇環保的LNG作為燃料,這對于韓國船其而言也是積極因素。
最近,赫伯羅特已經在考慮訂造LNG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同時將公司現有二手船改造為LNG動力船。
韓國造船業人士認為,中國船企正失去船東信任,現在是證明韓國造船業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