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散運市場迎來傳統旺季,臺灣慧洋海運自7月開始轉虧為盈獲利回升,繼續看好第四季度及明年市場表現。
慧洋海運近日表示,第三季度開始散運市場進入北美谷物運輸旺季,再加上中國大陸因洪災等原因影響鐵礦石產出,以及后續災后重建需求,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同時全球貿易需求回補,第四季度又是傳統旺季,因此航運業后市審慎樂觀。
慧洋海運指出,2020年全球市場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由于必要需求回補以及各地防疫措施逐漸完善和明確落實,BDI指數從6月下旬開始止跌回升,帶動慧洋海運8月營業利益率由上半年平均6%回升至17%。
在船隊結構方面,慧洋海運目前船隊共計135艘,包括3艘好望角型、28艘巴拿馬型、26艘超靈便型、40艘靈便型和32艘小靈便型散貨船,以及6艘其他船舶,平均船齡約7年,穩居臺灣地區散運船東龍頭地位。
本月底,慧洋海運將接收由今治造船交付的37800載重噸靈便型散貨船“Bunun Noble”號,11月還將接收由常石造船建造的37800載重噸超靈便型散貨船“Amis Victory”號。
慧洋海運主管稱,集團持續更新船隊,今年全年總計將新增8艘節能船,其中年初新增的兩艘配備了脫硫裝置。
未來公司將按照市場狀況適時淘汰船齡10年以上的老舊船舶,維持船隊運力在最佳狀態。至于全年船隊租金換約情況則仍因疫情影響,以及去年基期較高,預期降幅為4.59%。
展望未來,慧洋海運表示,從運輸需求來看,全球經濟景氣已逐漸脫離谷底,而未來港務運作將與防疫措施共存,短期雖然會造成作業流程緩慢,影響市場實際運力及供需市場,但全球貿易運輸需求不變,慧洋海運將持續優化集團體質,到疫情完全結束后運營將可重新增長。
此外,2020年是限硫令生效第一年。慧洋海運解釋稱,由于高低硫燃料價差低于預期,散運市場以使用低硫燃料為主,其現有船隊選擇使用低硫燃料,新造船則預留安裝脫硫裝置的空間,未來在同樣條件下將擁有最多節能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