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消息,隨著中國等亞洲地區從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中恢復過來的速度繼續超過世界其他地區,預計本月將有約20艘載有美國原油的超級油輪前往亞洲。
據船舶經紀人稱,這些船已被預訂,其中一些是臨時租賃,本月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裝載原油以運送到遠東。大多數是超級油輪,每艘油輪可以裝載約200萬桶石油。照此計算,美國這批石油出口總量達到4000萬桶(即20億噸)。
亞洲一些地區的需求已經反彈,中國的原油加工在10月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與此同時,印度的獨立煉油廠在獲得2021年新的進口配額后也已經增加了采購量。隨著加工商提高開工率,印度的需求也在攀升。
在確定的大約20艘船中,許多船已經完全確定,但仍有一些船可能無法進行航行。盡管如此,本月仍有時間預訂更多的船舶,這可能使油輪數量達到10月份的高點26.租船客戶包括中國最大的煉油企業中石化集團,維多集團和中國最大買家聯合石化(UNIPEC),此外還有來自韓國、新加坡的公司。也就是說,該批美國石油主要是運向中國。
根據彭博匯編的船舶追蹤數據,如果所有預訂的船都在12月投入亞洲之行,那么總量將很容易超過11月的水平,11月該地區的船運量較10月下降了35%。貿易商稱,與中東和歐洲的一些酸性等級以及亞太地區的甜味品種相比,火星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等美國原油的套利經濟學具有吸引力。
美國基準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較全球油價布倫特原油的折價周二為每桶2.69美元,而10月底時為1.74美元。價差擴大也增加了美國原油的吸引力。
經濟率先復蘇的中國在當前蕭條的國際油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全球煉油行業已經開始向以中國等亞洲地區轉移。早在2019年,國際能源署就預測,中國或將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所預計,我國的原油綜合加工能力正不斷增強,將從目前的每天1750萬桶升至2025年的2000萬桶,即10億噸。屆時,中國很可能將在全球煉油行業中取代美國,占據主導地位。
由于對美國船運的報價更具競爭力,中國榮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周選擇從中東和俄羅斯購買美國等級以上的美國原油。早些時候,來自該公司和印度煉油廠的一系列亞洲采購招標提高了在本已看漲的現貨市場中基準阿曼原油的價格。
貿易商稱,伊拉克等生產國的長期供應減少,以及歐佩克+產量限制措施可能延長,這也促使買主從美國,地中海和北海尋求替代原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