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海關總署自2020年8月10日起在9個直屬關的部分原產地簽證現場開展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試點工作。目前系統運行良好,2020年12月10日起,原產地智能審核將在全國推廣。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正式邁入“秒通”時代。
據測算,智能審單功能啟用后,結合去年上線的自助打印功能,企業從發送證書數據到向客戶寄出證書的時間,可由原來的平均半個工作日縮減至1分鐘以內,時間成本大幅降低。
申報時請注意:
企業備案信息準確有效。智能審核時會調取出口商、生產商的企業備案信息進行比對,因此,請及時查看企業備案信息是否準確、有效。若備案信息發生變化,應申請企業備案信息變更。
運輸信息申報選擇選項。申報啟運港、卸貨港、目的港、運輸路線等信息時,建議在申報頁面直接從下拉列表中選擇港口名稱,并使用申報平臺的運輸細節生成功能,減少手工錄入信息造成的拼寫錯誤或不規范錄入情況。
盡量避免錄入不規范字符。除海峽證書外,其他證書上出現的內容都不應使用中文或中文標點符號申報,盡量手工錄入當前證書內容,以免因復制之前的證書內容導致無法識別字符,出現亂碼。
以下原產地證已支持自助打印:
非優惠原產地證書(即CO證);東盟協定(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太協定(輸韓國、印度);中國—澳大利亞;中國—新西蘭;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智利;中國—瑞士;中國—冰島;中國—格魯吉亞;中國—新加坡;中國—韓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煙草真實性證書;轉口證明書;加工裝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