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30日阿根廷大豆產業的勞資雙方正式達成薪酬協議,結束了近三周將CBOT大豆期貨推上近六年高點的罷工。截至發稿,CBOT大豆期貨報1295.5美分/蒲式耳,維持在2014年7月以來高位。
根據阿根廷植物油行業商會和谷物出口商會(CIARA-CEC)透露,資方同意將大豆工人2020年的工資提升35%,同時給予同等金額的獎金,對于在封鎖時期持續工作的工人給予一次性獎金,并承諾在2021年實現25%的漲薪幅度。
CIARA-CEC成員包含了多家全球農產品巨頭,包括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邦吉集團,以及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食品(COFCO)。
對于過去幾周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而言,中國的進口需求疊加南美主產地的干旱天氣,持續支撐供給側緊張的邏輯,推動相關產品持續上漲。而阿根廷產業工人罷工導致超過150艘貨輪積壓在港口也加劇了市場的憂慮。
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的大豆能否順利出港仍有待進一步談判。根據阿根廷港務運營商會(CAPyM)周三發表的聲明,處理船舶系泊的工人將在周三與拖船船主會晤,希望能夠達成協議。
從經濟角度來看,阿根廷自2018年后通脹持續處于30%上方,這也是該國各行各業工會與資方展開激烈談判的基礎。而去年重新起勢的庇隆政治運動也為商業環境的對立添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