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年初始,美國最大的港口洛杉磯再度陷入嚴重擁堵中,大批船舶在碼頭排隊靠泊。
據南加州海洋交易所上周報告,有34艘集裝箱船停泊在圣佩德羅灣,破了上個月23艘拋錨紀錄。還有五艘船即將到達,四艘將在洛杉磯或長灘港口停泊,海洋交易所報告稱,常規錨地已滿,一些應急錨地也被占用了。由于地面運輸供應鏈擁擠,從碼頭運走集裝箱的時間延長,這意味著在洛杉磯和長灘將在未來幾天內沒有集裝箱船停泊的空間,船舶平均等待時間預計增加至兩周左右。
除了美國,英國費里克斯托港,大風天氣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工班嚴重短缺使碼頭操作效率下降40%以上,堆場擁擠,箱子流轉極不順暢,加之圣誕加新年雙節影響,平均等泊時長超過12-14天,在泊超時嚴重,經常超時1天以上。
澳大利亞悉尼港大風天氣和疫情防控造成工班資源緊張和作業效率明顯下降,DPW碼頭已限制每船交換量,平均等泊時長為5到10天左右。
東南亞區域的巴生港主要受疫情防控造成工班資源緊張和作業效率下降,去年10月份一度出現改善,但隨著防疫措施升級,11月份擁堵情況再度急轉直下,目前碼頭堆場利用率超95%,平均等泊時長約3-4天,去年同期基本不等泊。
西非尼日利亞因交通擁堵、堆場爆滿、作業效率低、新冠肺炎疫情封城和雨季等影響,港口等泊時間在1個月左右。
據航運咨詢機構Drewry預計,碼頭擁堵成為全球普遍性問題,港口擁堵和船舶等待時間增加將進一步降低船期的可靠性。有船公司表示,受港口擁堵、操作效率低下的影響,目前單船周轉次數從2019年的170次下降至121次。
港口擁堵在降低船舶作業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集裝箱的流轉效率。“很多國外碼頭無法及時清空港內的空箱,某些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3倍,空箱無法及時調運回亞洲。”吳冰青表示,很多商家把港內集裝箱堆場作為他們的進口集裝箱的堆存場地,只提取某些必須提取的集裝箱,加之電商產品存儲的需求增加,許多倉庫已經裝滿了貨物,集裝箱周轉時間被無限延長。“各種因素疊加導致過去幾個月出現嚴重的缺箱問題。”從集裝箱設備總量來看,Drewry預計2020年集裝箱設備降幅小于港口吞吐量,這表明市場不是真缺箱,而是集裝箱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
卡車司機短缺、鐵路運力、客戶提箱和還箱緩慢等現象,同樣影響集裝箱的流轉效率,使得海外集裝箱無法按照原有進度及時回到遠東服務出口,集裝箱周轉效率比疫情前大幅下降10%以上,導致國內集裝箱供應嚴重不足,需要投入更多的新箱以滿足出口客戶用箱需求。
“面對運力緊張、缺箱等問題,馬士基一直竭盡全力采取措施,在與客戶和供應商合作的同時,利用所有可用的船舶和集裝箱,提高空箱周轉效率,以緩解這種短期出現的情況。”吳冰青表示該公司正購買或租賃市場上一切可用的集裝箱資源,以便能夠為客戶提供替代箱型,也暫停了集裝箱的淘汰,以較高的成本對其維修以確保適載性。
為彌補碼頭擁堵耽誤的時間,保障航線服務,加速空箱回調,不少船公司不惜油耗成本,加車高速航行。包括中遠海運、馬士基等船公司也已經宣布減少通常在中國春節部署的臨時性停航,這些航次可以服務于空箱調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