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買家,占全球海運量的70%左右。有跡象表明,中國以外的市場需求已出現復蘇。
根據英國路透的數據,1月份全球港口海運鐵礦石總量為1.34億噸。這一數字高于2020年12月的12282萬噸和11月的12518萬噸,也比2020年1月高出6.5%。這些數字表明世界海運市場正在復蘇。
中國以外的主要買家——日本、韓國和西歐開始增加進口。數據顯示,2020年1月,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場進口鐵礦石3407萬噸,而2021年1月中國海運進口鐵礦石9879萬噸,世界其他地區進口量則為3521萬噸,同比增長3.3%。
雖然增長幅度不大,但考慮到2020年大部分時間為抗擊疫情實施的封鎖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害,這實際上是一個堅實的反彈。
其中,日本1月份的鐵礦石進口量為768萬噸,略高于2020年12月份的764萬噸和11月份的742萬噸,但略低于2020年1月的778萬噸;韓國1月進口598萬噸,比2020年12月的597萬噸略有增加,但低于11月的694萬噸和1月的627萬噸;
西歐國家1月份的進口量為729萬噸,高于2020年12月的664萬噸和11月的694萬噸,略低于2020年1月的778萬噸。
需要指出的是,西歐今年1月進口量較2020年6月份的476萬噸(2020年最低點)上升了53.2%。
同樣,日本1月份的進口量比2020年最低點(6月份508萬噸)高出51.2%,韓國1月份的進口量比2020年最低水平(2月份的500萬噸)高出19.6%。
數據顯示,盡管中國仍是鐵礦石的主要進口國,且中國需求波動對進口量有巨大影響,但若今年中國需求增長減緩,其他國家的進口對海運市場的支撐作用將凸顯。
市場分析師認為,日本、韓國和其他較小的亞洲進口國的復蘇將有助于抵消中國需求放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