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畜牧業強勁需求的推動,中國第一季度的大豆以及玉米和小麥等谷物進口飆升。
海關數據顯示,僅在3月份,大豆進口就同比增長了近一倍,因為來自最大出口國巴西的大豆貨物在延遲后通關。與此同時,數據顯示,由于供應短缺,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第一季度玉米和小麥出貨量大幅上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據海關總署的數據,3月份中國進口了777萬噸油籽,較上年同期增長82%。
“由于貨物延誤,1 - 2月大豆到貨低于市場預期。農業咨詢公司Cofeed分析師Xie Huilan在數據發布后表示。
謝說:“1月份有超過500萬噸的美國大豆運往中國,其中一些是在3月份抵達的。”
海關總署沒有公布3月份玉米和小麥的月度數據,通常是在每個月的下半月公布的。但該機構稱,中國第三季玉米進口量為672.7萬噸,較上年同期飆升逾五倍,而季度小麥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逾一倍,至292.5萬噸。
巴西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國,今年的降雨推遲了大豆的收獲和發貨,但早些時候推遲的貨物已經開始慢慢抵達。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2,218萬噸,較上年的1,779萬噸增長19%。
此前,由于市場預期中國快速復蘇的養豬業需求健康,中國的大豆壓榨商以良好的壓榨利潤率加大了對大豆的采購。
不過,據一些人估計,最近一輪非洲豬瘟疫情已導致中國北方至少20%的種豬死亡,抑制了對飼料主要原料豆粕的需求。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交易的豆粕期貨自1月份創下紀錄高點以來已下跌10%,原因是市場擔心豆粕爆發疫情導致的需求。
業內消息人士和分析師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大豆的到貨數量將更高。大豆的大量涌入和生豬行業需求的減弱,將進一步壓低壓榨業的利潤率。
截至4月13日,中國全國每周豆粕庫存為779900噸,高于1月底的47.7萬噸。CFD-SBMST-NATN
與此同時,大豆庫存較年初小幅下降至4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