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續(xù)接獲一大波訂單,韓國三大船企今年將有望提前完成接單目標,韓國造船業(yè)也終于在持續(xù)多年低迷后看到了希望。
截止5月19日,韓國三大船企基本完成了全年接單目標的一半以上。現(xiàn)代重工集團接單量103艘92億美元,占全年目標149億美元的62%;
三星重工接單量42艘51億美元,占全年目標78億美元的65%,最近三星重工更將接單目標上調至91億美元;大宇造船今年接單25億美元,占全年目標77億美元的33%。
隨著接單量增長,三大船企手持訂單量也顯著改善,截止第一季度三大船企手持訂單為52.604萬億韓元(約合470.64億美元),比去年年底增加24%,基本確保了2年以上的工作量。
其中,現(xiàn)代重工集團手持訂單量比去年年底增長16.2%,達到25.3萬億韓元(約合226.36億美元),旗下三家船廠現(xiàn)代重工、現(xiàn)代三湖重工、現(xiàn)代尾浦造船手持訂單分別為12.583萬億韓元、4.608萬億韓元、8.109萬億韓元,與去年末相比分別增加15.6%、36.8%、8.0%。
三星重工手持訂單比去年底增加35.0%達到16.19萬億韓元(約合144.85億美元),大宇造船手持訂單增加28.3%達到11.85萬億韓元(約合106.02億美元)。
目前的新船訂造市場有利于造船企業(yè)。通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承接的訂單,現(xiàn)代重工集團和三星重工目前已確保了2.5年的工作量。
在未來兩年多生存無憂的情況下,造船企業(yè)可以提高船價或選擇附加值更高的船型來承接新船訂單。也就是說,談判的主動權掌握在造船企業(yè)手中。
隨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集裝箱船運費的持續(xù)暴漲,今年年初韓國造船企業(yè)迎來了一波集裝箱船訂單風暴,而在今年下半年,去年預訂了LNG船建造船位的卡塔爾石油公司的訂單正式簽訂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環(huán)保新規(guī)的強化,環(huán)保船舶訂造也是韓國造船業(yè)值得期待的領域。
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海外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宗瑞預測說:“隨著韓國造船業(yè)手持新船訂單量在第一季度末達到2400萬CGT以上,已經確保了至少2年的工作量,船價上漲將由此獲得彈性。今年,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環(huán)保船舶訂造市場啟動的新起點,而韓國造船業(yè)將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