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中旬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再次暫停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的企業合并審查之后至今沒有重啟審查,韓國兩大船企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合并的希望已經成為泡影。
6月13日,歐盟執行委員會下屬的競爭委員會發言人Maria Tsoni就韓聯社提出的是否重啟韓國兩大船企合并審查的書面質詢表示:“去年7月13日,委員會中斷了現代重工集團(HHIH)收購大宇造船(DSME)的深層審查。目前,審查仍處于中斷狀態。”
Maria Tsoni表示:“為了遵守合并期限,當事人必須及時提供審查所需的信息。如果不這樣做,委員會將中斷審查;如果當事人提供此前遺漏的信息,審查就會重新開始,委員會的決定期限也會隨之調整。”
Maria Tsoni在被問及推遲審查的原因時解釋說:“如果當事人在適當的時間內不提供委員會要求的與合并相關的重要信息,審查將中斷。”
隨著此次歐盟方面正式確認中斷審查,預計本月內很難得出企業合并審查結果。今年年初,現代重工控股董事長権五甲(Kwon Oh-gap)曾在新年致辭中表示,現代重工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對大宇造船的收購。但目前來看,雙方的合并依舊遙遙無期。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雖然Maria Tsoni沒有明確說明遺漏了哪些信息,但似乎指的是韓國兩大船企合并后壟斷LNG船市場的可能性。歐洲是LNG船船東集中的地區,韓國兩大船企合并成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后,將在LNG運輸船的建造價格上具有更大的發言權,這也是歐洲最為擔心的。現代重工集團收購大宇造船后,在全球LNG船建造市場的占有率將擴大到60%。
據悉,去年6月,歐盟向現代重工集團發送的中間審查報告主要涉及LNG船相關內容。一位韓國業界人士表示:“從這份中間審查報告來看,歐盟表示會集中考察兩家企業的天然氣船市場占有率等情況。這可以解釋為,除天然氣船市場以外的其他業務領域沒有太大問題。”
大宇造船的主要債權人韓國產業銀行副行長崔大鉉也表示:“歐盟的中間審查報告發表后,我們分析認為,以10年前的事例來看,即使在某一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0%左右的企業合并,如果增加附加條款也會得到批準。”因此,韓國業界普遍認為該合并案最終獲得歐盟“有條件批準”的可能性很大。
2019年3月,現代重工集團與韓國產業銀行簽署了收購協議,收購韓國產業銀行擁有的大宇造船55.7%的股份,價值近18億美元,有望成為韓國造船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
隨后,現代重工集團陸續向韓國、歐盟、日本、中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監管機構申請了企業合并審查,但由于各國和地區的企業合并審查因新冠肺炎疫情被推遲,其中,2019年10月、2020年8月、2020年12月,該企業并購案已分別通過了哈薩克斯坦、新加坡、中國的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審查。但時至今日,韓國、歐盟、日本尚未全部完成審查程序,如果一方反對,現代重工集團與大宇造船的合并就會流產。
特別是歐盟執委會以新冠肺炎疫情等為由,已經三次暫緩對韓國兩大船企的企業合并審查。
2019年11月12日,現代重工集團向歐盟執行委員會下屬的競爭委員會提交了與大宇造船的“企業合并正式審查申請書”,隨后歐盟完成了兩階段審查中的第一階段——預備審查。從當年12月開始,歐盟對該企業合并案啟動深層審查,原計劃于2020年7月9日公布審查結果。
但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盟委員會已經三次暫停了對韓國兩大船企合并的審查。2020年1月和3月,歐盟委員會曾兩次暫停審查,原因主要是疫情導致企業無法即使提供所需信息。6月3日,歐盟宣布重啟合并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出爐的最終期限定在去年9月3日。然而,去年7月中旬,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再次暫停合并審查。
由于歐盟審查比預想的時間推遲得更多,現代重工集團今年年初還決定與韓國產業銀行簽訂了延長收購期限的修正合同,將簽訂的實物出資及投資合同的期限從去年9月30日延長到今年6月30日,將獲得大宇造船新股權的期限也延長到今年12月31日。
此外,兩大船企的合并仍在繼續遭到韓國勞動團體和市民團體的反對。5月20日,韓國工會全國組織“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民主勞總)、韓國金屬工會、參與聯盟(參與民主與人權市民聯盟)等6個團體在位于首爾市鐘路區的青瓦臺廣場噴泉臺前,舉行了反對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實施企業合并的記者會,向韓國總統府提交了《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企業合并反對意見書》。這些團體就兩大造船企業的合并表示:“這可能會形成壟斷,引發雇傭危機,導致造船產業供應鏈以及地區經濟的崩潰。”
韓國業界有人預測,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可能會在本月內做出“有條件批準”兩大船企合并的決定。對此,現代重工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正在竭盡全力,確保企業合并審查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