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鹽田港出現確診病例以來,華南地區各個港口紛紛產生“蝴蝶效應”,堵港、滯港問題頻發。有專家稱,此次鹽田港擁堵造成的影響甚至超過蘇伊士運河。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鹽田港何時能夠恢復正常作業水平,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目前,鹽田港加碼疫情防控與港區生產,鹽田港區投入生產的泊位數達9個,每日接收ETA-7的出口重箱8000個,日吞吐量近24000標箱,港區碼頭整體操作能力已恢復七成。
接下來,按照廣東省、深圳市疫情防控政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鹽田港區有望6月底基本恢復生產水平。
億海藍數據顯示,2021年6月20日9時至6月21日9時,鹽田港泊位船數為9艘,新進泊位船舶為1艘,新離泊船舶為1艘;
當前錨地船為15艘,新進錨地船為4艘,新離錨船為0艘。自疫情開始后,出現鹽田港實際錨地范圍擴大的情況,統計包括了實際錨地中規律的部分,有部分船只拋錨在更遠的外海不在統計范圍內,示意圖如下:
鹽田港在港船按來源港占比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廣州及廈門占比較大:
截止到2021年6月21日早晨9點,鹽田港在泊船舶共有9艘。在泊作業船舶在泊作業時長分布如下圖所示:
鹽田港當前在泊作業船舶按船舶經營人占比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MSC地中海航運占比船最多。
鹽田港當前錨地船舶等泊時長分布如下圖所示,整體擁堵較嚴重,超過往日等待時長。
鹽田港當前錨地船舶按船舶經營人占比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 MSC 地中海航運占比船最多。
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延誤、擁堵和集裝箱可用性問題越來越多,為了盡量減少原定航班的中斷,馬士基、ONE等大型班輪公司相繼宣布多個航次暫停掛靠鹽田。就目前在港船舶動態來看,鹽田港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貿易通道,在泊船數量僅有9艘,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事實。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鹽田港區將逐步恢復產能。不過,疫情帶來的連鎖效應是不可預估的,整個貿易通道的暢通還需時日。
附鹽田港擁堵時間線:
5月21日,官方確認鹽田病例,系國際貨輪登輪作業人員,相關場所暫停營業;
5月25日,鹽田港暫停出口重柜入閘;
5月31日,鹽田恢復接收重柜,只接收ETA-3天(即船舶預計到港日期前三天內)的出口重柜,與此同時,馬士基宣布船期預計延遲7-8天;
6月10日后,ONE、達飛相繼宣布對到鹽田港的貨物增收擁堵附加費;
6月15日,鹽田國際宣布整體操作已恢復至近七成,預計短期內全面恢復正常運營;
目前,鹽田港區預計6月底基本全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