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裝箱船規模顯著增長的時期,第三套船閘對大型船舶開放,使航道具有了競爭優勢。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局長Ricaurte Vasquez表示:“在這五年中,我們從學習階段發展到為客戶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務的鞏固階段。”他補充說:“如果沒有巴拿馬人通過公投給予運河執行擴建計劃的信任票,以及運河人力資源的專業性和承諾,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
自新巴拿馬型船閘落成以來,已有 13,700 艘船舶通過運河,其中 42% 為箱船,LPG 為 22%,干散貨船為 15%,LNG 為 14%。這 1,640 艘液化天然氣船以前從未使用過運河路線。這些新巴拿馬型船閘運輸占所有運河運輸 [包括巴拿馬船閘] 的 28%、貨運量的 54% 和運河通行費收入總額的 58%。
“當我們設想擴建時,我們認為我們將服務的集裝箱船的最大容量是 12,000 teu 的船只,但今天我們過境的船只的裝載能力超過 15,000 個集裝箱,”副局長 Ilya馬洛塔說。
今年 6 月,運河將船舶的最大長度增加到 370.33m。然而,2019 年,長 369 米的常青號 Triton 過境,標志著較長船只的首次過境。從那時起,已有 250 艘超長船只通過了新巴拿馬型船閘。 ACP表示,這種長度的增加意味著世界集裝箱船隊的很大一部分(96.8%)現在可以通過水路。
巴拿馬運河擴建項目于 2006 年 10 月 22 日以壓倒性的決定(77.8%)獲得批準。 2009 年 7 月 25 日,ACP 將價值 31.2 億美元的第三套船閘建設授予 Grupo Unidos por el Canal GUPC)。已完成的擴建計劃,包括改善、拓寬和新的水路通道,總計 52 億美元。
盡管該建設因與跨國財團將其開通時間推遲至 2016 年 6 月的糾紛而受到損害,但第三條航道使運河容量增加了一倍,并允許更大更長的船只(新巴拿馬型)過境,增強了巴拿馬提供的服務的競爭力運河,提供規模經濟并吸引液化天然氣 (LNG) 船舶等新市場,成為新巴拿馬船閘中過境數量的第四位。
去年,巴拿馬運河宣布將對全球綜合解決方案進行重大資本投資,以確保未來幾十年運河運營和當地消費的供水。
“在接下來的 50 年里,我們已經研究了所有選擇(以保證用水)。這是一種必須保持在運河控制之下的資源,我們將獲得一系列解決方案,以便能夠在 2022 年旱季開始工作,”管理員 Vasquez 在 Seatrade 組織的網絡研討會上說。他補充說,該項目估計耗資 20 億美元,如果需要,將由運河自身的現金流和市場融資提供資金。 “水是有價值的,我們創造價值,必須收費。”
2020 年 9 月,運河對水項目進行了資格審查,2021 年將公布通過資格預審的公司。選定的公司將有幾個月的時間提交他們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