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8月26日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稱,今年“碧海2021”專項執法行動取得了很多的成效,并通報兩起典型案例。
第一起:俞某利非法在無居民海島進行生產建設活動案
2021年5月,福建海警局發現領海基點海島平潭牛山島存在被私人侵占和生態破壞等問題,根據海島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0萬元,這是海警轉隸后查獲首起在領?;c海島非法進行生產建設活動案。
第二起:某船務公司非法傾廢案
2021年7月,根據生態環境部傾廢監管系統通報的線索,遼寧海警局成功查獲某船務有限公司組織的兩艘船舶,在傾廢許可證規定區域外的丹東附近海域進行非法傾廢活動,累計傾倒廢棄物5.29萬方,遼寧海警局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這起案件是中國海警局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實行“互聯網+”非法傾廢活動監管的一起典型案例。
今年4月20日,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林草局等有關部門部署開展了“碧海2021”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截至目前,專項行動累計檢查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2281個、傾倒區和傾倒項目300個、海洋自然保護地563個、海島892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設施137個、陸源入海排污口1782個、砂場碼頭等部位720個,執法范圍明顯擴大,執法檢查數量大幅度上升。
專項行動建立海砂富集區等重點海域常態巡邏機制,對采運海砂重點區域、航線實施不間斷。偵辦涉砂案件438起,查扣涉案船舶249艘,海砂約72萬噸。推進互聯網+傾廢活動監管模式,充分運用傾廢監管系統,精準查獲違規船舶,有效彌補了艦艇巡航盲區,累計查處傾廢案件57起,查實傾倒廢棄物近50萬方。
劉德軍稱,今年將推動執法行動常態化、制度化。在管控區域上,強化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和海洋自然保護地、紅樹林、珊瑚礁、濱海濕地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三個領域進行巡查監管。
在管控熱點上,強化盜采海砂、非法傾廢、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三類違法犯罪活動,不斷強化打擊力度。在管控風險上,主要是強化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陸源入海污染物排放等兩個領域重點污染源風險防控。
同時推行“互聯網+”的執法模式,實施精準打擊。
目前查獲的非法傾廢案件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推進海警航空力量開展重點海域空中巡查,對近海重點項目進行無人機監管執法,構建海陸空立體執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