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網2016年9月22日消息:長途旅行廣大市民習慣帶上充電寶,原因很簡單,智能電子設備的需要!但是乘坐飛機往往會被攔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充電寶的內置電芯為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組成,由于鋰是一種特別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金屬,易延伸和燃燒,鋰電池包裝和運輸有嚴格要求,如隨普通貨物運輸處理不當,易燃燒和爆炸。
飛機為何要“難為”充電寶?
據機場安檢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充電寶的內置電芯為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組成,鋰是極不穩定的金屬,含鋰的電池、充電寶在摩擦或碰撞中很容易產生高溫、火花,如果將其直接放入行李中托運的話,就要經歷高空低氣壓環境等比平時更加嚴苛的環境考驗,一旦不慎起火,將危及飛行安全。
充電寶可以夾在普通貨物里進行空運嗎?
根據航空貨物運輸規定,空運任何物品中間不能加藏槍支彈藥、管制刀具、警械、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機氣、酒精、油漆、煙花爆竹)、腐蝕性物品、劇毒物品以及其他危險品。嚴禁任何形式的夾帶或者謊報品名運輸,以免導致貨物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什么樣的充電寶不能上飛機?
根據相關規定,首先充電寶必須是旅客個人自用攜帶,而且嚴禁在托運行李中攜帶。其二,充電寶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瓦特小時),無需航空公司批準;額定能量超過100Wh但不超過160Wh,經航空公司批準后方可攜帶,但每名旅客不得攜帶超過兩個。其三,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嚴禁攜帶未標明額定能量同時也未能通過標注的其他參數計算得出額定能量的充電寶。其四,不得在飛行過程中使用充電寶充電。
充電寶沒注明,怎么知道額定能量?
有的旅客會說,“充電寶上沒有標明,我自己怎么能知道額定能量”?的確,目前已銷售的許多充電寶沒有直接標注額定能量Wh,需要旅客自己換算。如果已知充電寶的標稱電壓(V)和標稱容量(Ah),可以通過計算得到額定能量的數值:Wh=V×Ah(標稱電壓和標稱容量通常標記在充電寶上)。
充電寶被機場攔下后怎么處理?
“參照相關標準,大部分的充電寶都是可以登機的。”機場安檢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但是沒有標明任何數值的充電寶不允許攜帶,這樣的充電寶會被暫時保管在機場,旅客可憑借票據來機場取。”另外就是委托相關人員,通過快遞等方式郵寄到目的地。
相關案例:暴躁外籍男機場手撕超標充電寶電池自燃濃煙彌漫
坐飛機充電寶超過民航安全規定標準怎么辦?處理的辦法也不少,機場可以辦理寄存,也可以委托送行人帶回。但9月17日晚,合肥機場安檢現場發生了一件奇葩事,一名意大利籍旅客對超標的充電寶任意撕扯,直接導致電池自燃,安檢現場一度濃煙彌漫。
17日晚19:40左右,旅檢現場國內出發10號通道正在進行安全檢查,這時一名外籍客人進入安檢通道,安檢員按照流程提醒該旅客取出充電寶等物品接受檢查,該旅客表示沒有,但安檢X光機顯示該旅客隨身行李內明顯帶有一枚充電寶。當打開行李檢查時,安檢人員發現該旅客攜帶充電寶額定能量為250Wh,超出民航規定的160Wh的安全標準。安檢員隨后向旅客告知安全規定,并提出辦理寄存或交由送行人員帶回等辦法。沒想到這名旅客頓時火爆,用力扭開了充電寶外殼,撕扯里面的鋰電池,充電寶很快開始冒煙,他一看手上的東西冒煙了,嚇得立即丟棄于地,電池在地上繼續燃燒,頓時濃煙彌漫整個安檢通道,引起消防煙霧預警系統報警。
機場安檢立即啟動緊急預案,關閉事發通道,開啟另一條備用安檢通道,疏導已經過檢的旅客進入候機樓。機場消防、公安迅速趕赴現場。三分鐘左右,充電寶自燃結束,濃烈刺鼻的塑料焦糊味彌漫著安檢現場。該旅客立即被移交機場公安處理。
據了解,該名旅客乘坐3U8132航班前往成都,公安在對其調查后發現并無其他不良企圖,只是脾氣暴躁,不愿接受安檢規定。機場公安對其進行嚴厲教育,該旅客當場表示知錯。當他第二次過安檢時已是滿嘴的sorry,不停地向安檢表示道歉,為自己剛才的行為表示后悔。
據合肥機場安檢人員介紹,民航局對旅客攜帶充電寶有明確規定,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而且充電寶也不允許托運,主要就是避免在在托運過程中外力扭曲可能引發自燃,這名意籍旅客等于現場演示了充電寶在扭曲情況下的自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