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新規生效,主要為現有船舶能效指標EEXI及碳排放強度指標CII。分析人士稱,這一新規總體上抑制船東的新造船意愿,尤其在當前干散貨船、油輪的新燃料技術非常不確定的情況下。
對此,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研究員陳鍇告訴財聯社記者,單從EEXI能效指標來看,根據Vessel Value的數據統計,目前全球主流市場仍有將近70%的運力不達標,CII碳指標要求就更高了。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當前IMO環保新政下,船東對燃料的選擇十分迷茫,不敢隨意選擇,總體上該政策會抑制船東的新造船意愿。
記者了解到,當前集運市場不少集裝箱船船東已作出了燃料選擇,目前集裝箱新造船大多采取LNG、甲醇燃料。DNV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船東訂購、運營共約80多條甲醇船,主要為馬士基、達飛、中遠海控(601919.SH)等集運“大玩家”訂購,但仍有不少船東處于觀望狀態。
然而,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干散貨船、油輪的新燃料技術非常不確定,造船意愿受限。
針對CII指標,陳鍇表示:“CII中涉及到了船舶等級,一般從A到E(最高級到最低級),船東都不想自己船舶被評到D級以下,因為大型租家(像亞馬遜、宜家等)為維持社會責任和企業戰略對船舶等級有要求,所以船東會盡可能去加強船舶營運管理、優化航速、加強改造、制定整改計劃等。”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滿足IMO環保新政要求,陳鍇認為,船東或將選擇降速、改裝主機、拆除老舊低效船舶。但拆船的舉動,或會降低全球的航運運力。此外,對于EEXI不達標的運力,船東還可能會使用替代新型燃料、運用碳排放配額工具等。
“日前,Alphaliner發布的周報稱,近期有至少13艘14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裝箱船通過繞道到好望角返回亞洲。若CII不達標,未來船舶管理能效計劃(SEEMP III)或可以多一條慢速繞航好望角的措施。”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陳鍇認為,航運市場行情差時確實可以考慮繞航,但航運市場行情好時,船東還是會更愿意加快船舶周轉,不選擇繞航。
“整體來看,EEXI的影響是即時的,因為船舶年檢的時候,就需要達標;CII的評級在2023年底,短期內不會有影響。”陳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