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麥伯良預計,對新集裝箱的需求將減弱,僅為傳統年份的20%。
這家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制造商的負責人在3月28日的簡報會上宣布了中集2022年的業績,該業績顯示,隨著集裝箱運輸市場的正常化,2022年,中集集團營業收入1415.37億元,同比下降13.54%;歸母凈利潤32.19億元,同比下降51.7%。
其中,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110.73萬TEU,同比下降約55.91%;冷藏箱累計銷量13.14萬TEU,同比下降約11.40%;普通干貨集裝箱實現銷售收入282.4億元,同比下降43.20%;冷藏集裝箱實現銷售收入51.61億元,同比下降0.33%。
Mai表示,“2022年,由于通貨膨脹和歐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勢頭減弱。”
他說:“集裝箱業務主要受到干貨集裝箱種類的影響,上半年的需求僅為常規年份的1/5。”
Mai預計,隨著美國零售商恢復庫存,集裝箱需求將在2023年下半年恢復。
麥解釋說:“全球貿易仍然緩慢,而中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仍在復蘇。”。“然而,集裝箱價格已穩定在2200美元/標準箱多一點,我們預計隨著需求復蘇,價格還會上漲。”
Mai還觀察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制造業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但預計近期集裝箱制造業不會發生重大轉變,盡管越南已經開設了集裝箱工廠。
“過去,集裝箱行業從日本和韓國轉移到中國,未來可能會有轉移到東南亞的趨勢,但這并不容易,”Mai認為。
“短期內,東南亞在全球集裝箱市場的份額將增加,但中國將繼續主導需求、生產技術、設備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