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自上月退出由聯合國斡旋的糧食運輸協議以來,俄羅斯軍隊一直以烏克蘭港口和糧食出口設施為目標,包括派遣無人機攻擊多瑙河沿岸的港口,這些港口距離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的海岸線只有幾百米。
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稱俄羅斯本月早些時候對烏克蘭多瑙河附近基礎設施的多次襲擊是“不可接受的”。
周日,俄羅斯軍隊在國際水域鳴槍示警,登上了一艘懸掛帕勞國旗的干散貨船,該船屬于另一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
盡管戰火不斷,烏克蘭今年還是收獲了大豐收,它迫切希望出售自己的農產品,但俄羅斯實際上已經使烏克蘭海港的航運變得不可能,因此烏克蘭不得不越來越多地轉向南邊的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如圖)尋求幫助。在這里,俄羅斯人似乎也在擾亂運輸。
羅馬尼亞海軍表示,昨日部署了一艘艦船和一架直升機,在該國黑海沿岸搜尋地雷。此前,康斯坦察附近海濱度假勝地科斯蒂內斯蒂(Costinesti)的一個碼頭在一次爆炸中輕微受損。
自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以來的18個月里,在黑海附近發現了地雷。
然而,昨日的時機令人懷疑,因為此時羅馬尼亞政府正制定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將烏克蘭谷物在康斯坦察的每月過境能力提高一倍,至400萬噸。
烏克蘭近日宣布在黑海建立一條“人道主義走廊”,以釋放自一年半前戰爭爆發以來被困在其港口的商船。此舉被視為對俄羅斯海上封鎖的挑戰,自退出聯合國斡旋的谷物運輸協議以來,俄羅斯最近幾周實施了海上封鎖。
不少媒體評論稱,這就是烏克蘭的一次試探,嘗試突破俄羅斯的封鎖,保證自己的糧食運輸,如果俄羅斯不阻止的話,那么烏克蘭就可以再次出口糧食,而俄羅斯阻止的話,烏克蘭必然會利用“人道主義”說事,指控俄羅斯在危害全球國家。不過,烏克蘭的計劃可能不會奏效,因為俄軍相當強硬,而且烏克蘭糧食出口也不是為了人道主義。此前數據顯示,絕大部分從烏克蘭走出的糧食,都被送到了西方國家手中,沒有起到人道主義救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