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深圳宏福圣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貨物通過信息化調撥從深圳機場空港通關貨物周轉站(以下簡稱“周轉站”)順利調撥至深圳機場保稅物流中心(以下簡稱“保稅中心”),標志著深圳機場保稅中心與周轉站間的貨物信息化調撥業務正式開通,由此也成為深圳首個實現海關監管區之間信息化調撥的關區。
調撥業務是指隸屬同一關區內的兩個海關監管場所間的貨物流轉只需辦理貨物報關手續,無需辦理轉關手續的業務模式。據了解,在實現信息化調撥功能前,從機場周轉站調入到機場保稅中心的貨物,需要提交紙質調撥申請單,并經過兩地園區的現場海關審批后,才能去貨站提貨。同時由于傳統的施解封采用的是物理關鎖,車輛進出兩地園區均需現場海關關員人工開關鎖,不僅增加了海關工作量,也影響貨物的快速通關。
為積極響應海關進一步深化區域通關改革、簡化海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的要求,在機場海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機場現代物流公司積極探索通過信息化操作,優化流程、加強監管、提高效率。此次深圳機場貨物信息化調撥業務正式開通后,借助深圳機場海關空港物流管理系統及深圳機場保稅物流中心海關信息管理系統,機場周轉站及保稅中心兩地園區之間的信息系統首次實現了互聯互通。
據了解,信息化調撥業務上線運行后,調撥車輛原本需要兩地園區海關人工施解封的工作,轉變為配置電子關鎖的載貨車輛在啟運地卡口自動施封,到達目的地卡口后通過系統自動解封。“這樣不僅減少了企業往返通關現場的次數,也簡化了兩地園區之間貨物調撥的申報手續,大大提升了兩地園區客戶的服務體驗。”據深圳機場現代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兩地園區輔助系統的互聯互通及捆綁數據比對,不僅減少了人工誤操作現象,而且平均每輛調撥車往返一次比傳統調撥方式節省了30分鐘以上時間,提升通關效率的同時,企業通關成本也將隨之降低。
此外,信息化調撥業務開通后,還可通過便利空運口岸與跨境電商貨物倉儲清關節點之間的貨物流轉,促進未來深圳機場跨境電商等新興業務的發展。未來,深圳機場將以保稅中心與周轉站之間貨物信息化調撥為切入點,繼續探索在機場范圍內與其他海關監管場所間(如機場快件中心、UPS、郵政分撥中心)信息化調撥的可復制、可推廣路徑,通過實現深圳機場多個海關監管場所之間貨物便捷高效流轉,進一步推動深圳機場國際貨運航線的拓展及貨運量的增長,促進深圳機場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