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美關稅戰爆發,德國納格爾航空貨運公司(Kuehne+Nagel, K+N)的航空貨運預訂量依然強勁。
K+N國際首席執行官斯蒂芬•保羅(Stefan Paul)在該公司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后表示,航空貨運“在預訂量方面持續強勁”。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海運,中國以外地區的預訂量下降了約25-30%,盡管其中大部分被東南亞地區不斷增長的需求所彌補。
保羅說:“就運量而言,第二季度(航空貨運)甚至可能比第一季度更強勁。”
“總而言之,海運業務量持平,航空貨運的良好趨勢繼續保持,市場需求旺盛。”
智能手機、路由器、芯片制造設備以及某些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目前免于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145%的關稅,盡管它們仍然面臨此前宣布的20%的關稅。
在航空貨運收益方面,Paul表示前景不太確定。他后來解釋說,美國決定結束對來自中國的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可能會導致電子商務量下降,并導致市場閑置,從而降低費率。
保羅還被問及不同的客戶群體對關稅有何反應。他說,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垂直行業有不同的策略。
他表示,高科技和半導體行業表現穩定,工業市場喜憂參半,汽車行業繼續掙扎,大型消費發貨商“在一定程度上停止或暫停了訂單”。
K+N的航空貨運業務今年開局良好,半導體和易腐品業務的改善最為顯著。
航空周轉量同比增長13%,達到18億瑞士法郎,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23%,達到1.16億瑞士法郎,航空貨運量增長5%,達到51.4萬噸。
這家貨代公司表示,業績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其半導體和易腐品業務,以及對中國愛派克物流的投資。
與此同時,汽車板塊拖累了業績。
K+N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除汽車行業外,該業務部門在所有行業的市場份額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在布魯塞爾和芝加哥以及布魯塞爾和新加坡之間開辟了新的醫療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