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運力過剩,使得價格戰愈演愈烈,危機不斷蔓延。這使得世界航運業在去年經歷了次貸危機后又一場動蕩。虧損、破產、重組、兼并這些關鍵詞充斥著2016年的航運業。2016年世界航運業所面對的與之前中國煤炭、鋼鐵行業的情形極為相似。世界航運業沒有國家層面推動的行政化去產能,但卻在市場化的調節機制下,進行著自發的調整。
而在2016年,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意大利公投失敗等事件,無不預示著反全球化浪潮的興起。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全球貿易更易成為本國失業的替罪羊。這都使得全球貿易的發展困難重重,也給航運業2017年的復蘇蒙上了陰影。
世界各大航運咨詢機構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2017年,航運業內兼并重組仍將持續。市場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高。殘酷的博弈之后,航運市場正加速進入寡頭壟斷的時代。
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前四大航運巨頭占全球集裝箱運力的比重已高達47.73%。
最近幾天,OOCL東方海外,這位當佛待字閨中的新娘,關于其被收購/合并的傳言在業內又開始愈來愈烈。以至于其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 (OOIL)股票從新年后出現了約20%上揚。
Alphaliner:中遠海運為潛在買家
據Alphaliner消息,同為一個聯盟的中遠海運以及長榮海運都有可能是OOCL潛在買家,雖然這兩家公司都沒有明確表達過有并購的意愿。
Alphaliner在其最近一期的周報告中表示,“良好的運營及管理,OOCL在殘酷的市場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盈利狀態。”但同時Alphaliner也表示,在低迷的市場大環境下,其也有可能面臨著自2009年以來的第一次虧損。”
分析師認為,由于目前OOCL規模相對較小,在日趨集中的市場競爭中恐難以具備優勢。
去年12月,OOCL高管曾對JOC表示,我們看到航運業內已經出現重大的改變,關于OOCL的各種傳聞與猜想近來在業內已經多次被提起,感謝業內對我們的關注,但是我們不會對此做出任何的回應。
盡管如此,昨天,美國托運人雜志網援引德魯里分支機構Drewry Financial Research Services消息表示,“近來,不管是在航運業內還是在金融界,關于誰將成為下一個被收購的對象的猜想一直源源不斷,而OOCL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被熱點探討的對象,不知是受合并的猜想還是進來一直上漲的集裝箱運費行情的影響,其母公司OOIL股票在最近幾周里也一路強勢上揚。
但同時德魯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規模將成為一個關鍵因素,不具有規模優勢將很難在市場中立足,我們相信一場不可避免的合并就在不遠的將來?,F在主要的問題是,OOIL的股東們愿意以多少的價格出售?到底是誰愿意來買?目前看似好轉的市場環境下OOIL是否在等一個更好的價格?”
德魯里:CMA CGM,收購OOCL的最好對象!
最后德魯里拋出自己的觀點,“我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之下達飛輪船CMA CGM是并購OOCL的最完美對象。”
德魯里認為CMA CGM目前仍然具有進行更多并購的野心。雖然其也面臨著沉重的債務負擔,但是德魯里也透露在去年馬士基宣布收購漢堡南美之前,CMA CGM其實也參與了競標。
另一邊,德魯里表示,目前亞洲內的航運公司不大可能收購OOCL,中遠海運內部正在進行復雜的整合調整,而長榮也同樣不具有先天條件。
德魯里表示,這家來自于法國的公司可以通過合并、反向合并以及直接買斷的方式完成對OOCL的整合。但是最有可能的方式是通過合并的方式進行,屆時OOIL的原股東將通過獲得新公司的股份。同時,并購OOIL還能為達飛提供在香港所上市的機會完成其一個長久的野心。
另外,德魯里還透露了更多早前的背景消息。其實在達飛收購NOL之前,考慮到差不多的規模、公司文化以及并購后帶來的協同效應,業內眾多的分析師以及投資者都認為OOCL以及NOL都是最好的選擇。
最后德魯里總結到,“達飛對NOL的“消化”正逐漸完成,并購OOIL的多方面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我們認為在并購NOL后,達飛將更有經驗與信心完成對OOIL的并購。另外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并購完成后有助于加強達飛輪船在亞洲市場的競爭力,直接與馬士基旗下的穆勒亞洲航運形成競爭。
有意思的是,雖然如上文所述,德魯里認為不可能有一家亞洲內的公司會參與到對OOIL的并購中來。
但是就在1月11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中遠海運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在北京簽署《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本次協議簽署,雙方至2021年期間在各類金融產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資總量為1800億人民幣
這就使得大家對東方海外未來的歸屬的討論越來越有意思了。
當然了OOCL/OOIL未來的路怎么走,歸宿在何方這一切還都掌握在握有約69%股份的董家手中。有時候錢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到底誰來與OOCL完成合體呢?這真是一個令全球業內專家、媒體抓心撓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