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查貨扣貨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 申報價值和估價不一致
? 品名和產品不符
? 裝箱清單不詳
? 收貨人條件不允許(沒進出口權等)
? 私人物品超過5000人民幣貨值
? 再就是當地國家規定的一些相關政策
那么如何避免海關扣貨呢?
針對上述原因,跨境電商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包括:
?準確填寫申報材料,不同國家可采取不同的申報策略,靈活應對;
?不同產品被海關扣貨的幾率不同,如電子產品被扣幾率比服裝類高,重包裹被海關扣貨的幾率也大。但是不能因此而利用品名、裝箱單蒙混過關;
?發貨前確保買家姓名、地址、身份信息的真實性;
?私人包裹被海關查扣的幾率較低,為了避免海關扣貨,針對一般的包裹,可寫成“personal gift”,但是超過5,000人民幣貨值的包裹,被查即意味被扣;
?發貨前要了解各國政策,如澳洲雖然通關容易,但是電池類產品是海關不允許的,因此電池或者帶電磁的產品,盡量不發往澳洲。如果一定要賣帶電池的產品,可以給客戶說清楚不發電池,只發產品;
?據統計,國際快遞中DHL的扣貨率是較高的,其次為FedEx和UPS;相對扣貨率較低的是航空掛號小包和EMS,另外EMS就算是被海關扣貨,還是能夠免費退回到發貨地點的。 扣貨率較高的快遞在速度及價格上優勢相當明顯,這就取決于賣家的選擇了。
另外,知己知彼方得百戰百勝,做好功課才能夠事半功倍。
了解不同國家的不同海關政策
北美區
1.美國提倡網購,快遞包裹通關比較容易,從數據來看,EMS對產品清關較容易的,DHL和FedEx對一些無線電類的電子產會相對嚴查;
2.加拿大對產品的類別的限制較少,但對于申報價值相對嚴查,不論EMS、DHL、FedEx都有因低申報被征收了關稅,并且海關重新估價非常高,但對低價值的物品,清關比較容易。
歐洲區
1.俄羅斯對于DHL和FedEx等快遞方式會嚴查,但對EMS相對放寬,郵政通路很正常;
2.烏克蘭除郵政EMS和小包裹外的FedEx和DHL的包裹都較難清關;
3.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相似,FedEx和DHL的包裹相對嚴查,推薦使用EMS;
4.德國海關的檢驗力度比其他歐盟區國家要大些,即便是EMS也時常因各種原因被退回;
5.意大利因對免稅申報金額較低,因此包裹時常會有因低申報被查;
6.荷蘭:對紡織品相對嚴查,EMS的安全系統數高;
7.挪威、愛爾蘭、芬蘭、西班牙、法國、希臘、瑞典、比利時、斯洛伐克、奧地利、丹麥:同樣是EMS的安全系統數高。
東南亞區
1.新加坡對于申報金額大于400新加坡幣的包裹征收關稅,目前的數據顯示,發往新加坡的包裹很少出現問題;
2.印度的海關氣氛“緊張”,但從數據來看,包括DHL和FedEx的簽收狀況都相對不錯;
3.菲律賓對于進口貨物沒有設定免征的額度,對所有包裹都可能征收關稅,存在征稅的不確定性;
4.馬來西亞、印尼兩國亦相對穩定。
大洋區
1.澳大利亞對于進口的包裹類貨量查驗相對寬松,對低于1,000澳元的包裹免征關稅,除對一些違禁和原木制品外,清關容易;
2.新西蘭同樣通關容易。
南美區
1.從現有的資料和市場上的反應來看,巴西被視作全球最難清關的的國家,除航空小包裹外的所有包裹都常被查到,尤其是FedEx和DHL,被查率高達95%以上,并且要提供收件的VAT登記號;
2.從數據上看,智利只有個別包裹被查扣;
3.墨西哥清關相對較易,但如果被查后,退回發件人需要很長時間。
其他區
1.南非官方規定,紡織品進口需提供證明,FEDEX和DHL被查到的相對多些,EMS很少被查到和退回;
2.日本對價值小于1,000日元的包裹免稅,從實際的操作數據看,日本較少出現包裹被查;
3.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中東國家尚未看到官方對申報價值免稅的資料,通過發運包裹來看,包括FedEx和DHL在內都比較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