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海關對外通報,2016年11月30日,廣州海關與馬來西亞海關開展跨國聯合查緝行動,成功偵破一宗代號“BW377”走私毒品大案,摧毀以鄭某、李某為首的“以販養吸”一體的走私毒品犯罪團伙,查獲涉嫌走私的甲基苯丙胺(冰毒)18公斤,抓獲涉案人員8名。
出口熱水器內藏玄機 緝毒犬嗅出大量冰毒
2016年9月下旬,廣州海關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委托廣州某國際貨運代理公司郵寄兩大木箱貨物去馬來西亞,貨物為熱水器1臺、保溫杯若干,貨物內懷疑藏有毒品。廣州海關緝私部門立即組織警力對舉報線索展開調查,待貨物報關后對貨物進行查驗。
10月中旬的某海關口岸,熱浪滾滾,陽光亮得刺眼。舉報線索指稱的藏毒嫌疑貨物被海關查驗關員截獲。海關緝私部門派出緝毒犬隊進駐監管現場協助查驗。緝毒犬喘著粗氣,繞著嫌疑紙箱不停地嗅聞,轉了幾圈后興奮地一個蹲坐。這是緝毒犬嗅到毒品氣味的典型示警動作?,F場的海關關員和緝私辦案人員立即打開紙箱,取出熱水器并仔細拆開內膽,發現里面被黑色塑料包裹塞得滿滿的?,F場辦案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一個個掏出來,把包裝物層層揭開,其中藏匿的晶體狀物品赫然暴露出來。經過檢驗,確認該物品為甲基苯丙胺(冰毒),凈重18公斤。
境內外聯合行動 將幕后走私販毒團伙一網打盡
廣州海關緝私部門迅速對該案開展擴線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活動區域集中在深圳。辦案人員多次前往犯罪嫌疑人經常出沒的地點進行調查和搜集證據,掌握了該團伙成員的主體身份、活動規律、落腳點等情況,并與深圳公安禁毒部門進行線索對碰。一個以深圳為活動中心,通過廣東汕尾制毒分子提供毒品、深圳販毒團伙偽報走私冰毒出境、馬來西亞販毒團伙境外收貨的跨國制銷走私毒品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由于案情重大,經廣東省公安廳協調,確立了廣州海關和深圳公安禁毒部門聯合開展案件經營、抓捕收網的行動方案。同時,廣州海關通過合作渠道與馬來西亞海關達成了跨國聯合偵辦此宗毒品走私大案的合作意向,中馬雙方相互配合展開統一聯合行動。 2016年11月10日,標的物運抵馬來西亞。但這個販毒團伙多數成員都有吸販毒史,反偵查意識強,收貨方犯罪團伙幾經試探,在確認沒有異常后才準備接貨。
2016年11月29日晚上9時,馬來西亞方面確認可以開展行動。廣州海關緝私指揮中心立即發出行動指令,近200名海關緝私警察和深圳公安干警在深圳多地對涉案團伙成員同時展開抓捕行動,共抓獲涉案、涉毒人員近30名,搗毀吸毒窩點3個,現場查獲了書證、物證一批。海關緝私部門對涉案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海關也對涉案人員進行了抓捕,抓獲接貨團伙嫌疑人2名。此次跨國聯合緝毒行動從制販、走私、境外收貨各環節將該走私毒品犯罪團伙一網打盡,人贓并獲。
面對如山鐵證 犯罪嫌疑人對走私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過毒品檢測,到案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尿檢均呈冰毒陽性反應。他們自知罪責深重,對涉及毒品走私的情況閉口不談,只承認吸毒。緝私辦案人員綜合運用大量書證、證人證言等客觀證據,逐步突破了嫌疑人心理防線,嫌疑人最終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現已查明,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許某(女)長期容留社會人員吸毒、介紹賣淫,在此過程中認識了馬來西亞籍的李某,李某經營販毒生意并曾被馬來西亞警方逮捕。兩人合謀實施走私販毒“生意”。隨后,許某派人在廣東陸豐向鄭某購買18公斤冰毒并裝入熱水器進行偽裝,通過鄭某聯系廣州一家物流公司,將藏毒貨物發運給馬來西亞的李某。
此案的告破是海關開展國際禁毒執法合作并與地方公安禁毒部門聯合辦案的成功案例,實現了“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
最后,物流巴巴也提醒各位貨代朋友在攬貨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審查,尤其是陌生客戶的貨物,一定要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