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旺季空運特別擁擠,價格也是蹭蹭蹭往上漲。各種爆倉排不上號。你是不是也吃了這些苦?
而一些貨運代理公司認為,今年第四季度主要航線上的空運價格可能會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而且高峰期的特點將持續到2018年。
從IATA的CASS支付結算系統到2017年9月的數據顯示,與2016年9月相比,遠東(FEWB)亞歐大陸和跨太平洋(TPEB)亞洲-美國貿易航線的價格上漲了10%。Panalpina的全球航空貨運主管盧卡斯·庫伊納(Lucas Kuehner)稱,他預計在2017年的最后三個月里,這些同比運費率漲幅將會更加明顯。
他說:“我們相信,在將2017年10 - 12月與去年第四季度進行比較時,這兩條路線(FEWB和TPEB)的漲價幅度要高得多(超過10%)。”
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遠東地區(FEEB)歐亞和跨大西洋航線(TAWB)歐美航線的運價分別比2016年同期上漲了15%和20%。
Kuehner說,:“我們認為目前我們看到的一些非常強勁的需求是由于重新進貨,這將在第二季度停止。但這只是經驗之談。”
“我認為航空貨運公司、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公司必須適應市場環境。在這種市場環境之中,產能是極為有限的。至少還要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根據勞埃德船級社的報告,其他貨運公司也預測到,強勁的航空貨運需求將會持續到2017年底,直到2018年初。
早些時候的數據顯示,從香港到美國的TAC指數的空運運費已達到每公斤36.90美元(4.70美元),高于2月份的每公斤2.1美元和9月25日的每公斤3.98美元。與此同時,從香港到歐洲,平均費率創造了2017年的另一項紀錄,每公斤高達23.36美元(合3美元)。
有相關人士稱,來自亞洲的跨太平洋貿易的空運包機價格超過73萬美元。
香港貨代協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of貨運代理)主席布萊恩·吳(Brian Wu)證實,在香港以前的特許經營機制缺貨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而其他中國的門戶網站也“非常擁擠”。吳還表示雖然香港的名義利率理論上可能是每公斤4美元,但客戶可能支付每公斤7美元的貴賓費率來排隊。
至于什么時候航空貨運需求激增將會結束,吳先生評論說:“我希望我知道。我希望它會永遠持續下去。按照以往的傳統來講,農歷新年過后是松懈的,所以我們拭目以待。”
然而,據報道,亞洲各地的情況喜憂參半,因為客戶能夠通過不那么擁擠的網關運送貨物的幾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