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小編獲悉,克羅地亞最大的造船企業烏爾賈尼克(Uljanik)在吸引到潛在戰略合作伙伴的興趣后,將盡職調查程序延長至下周晚些時候。烏爾賈尼克正試圖吸引投資者維持運營。
克羅地亞經濟部長達爾科•霍瓦特(Darko Horvat)表示,四名潛在投資者正在研究烏爾賈尼克的商業數據,另一家公司也有興趣,但沒有詳細說明。
Horvat對記者表示,"我預計在這一過程結束時,至少會有兩家公司對Uljanik提出正式收購要約,從而避免其破產。"
當地媒體報道稱,烏克蘭、意大利、德國、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有可能投資烏爾賈尼克。烏爾賈尼克國有25%。
由于潛在投資者表達了更多的興趣,管理層決定將盡職調查程序延長至1月24日。該公司在提交給薩格勒布證交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申請成為Uljanik戰略合作伙伴的截止日期仍為當地時間2000年1月25日。”
最初,盡職調查過程定于1月17日完成。
在過去12個月面臨流動性問題后,該公司一直處于破產邊緣。流動性問題導致其員工在去年下半年因拖欠工資舉行了兩次罷工。
Uljanik在亞得里亞海北部城市普拉和里耶卡擁有兩個造船廠。
去年1月,克羅地亞政府為一筆價值9,600萬歐元(合1.11億美元)的貸款提供國家擔保,幫助其維持運營,而前幾屆政府則為向烏爾賈尼克提供的其他貸款提供擔保。烏爾賈尼克目前正給公共財政帶來壓力。
根據歐盟(eu)的國家援助規定,政府不允許進一步提供擔保,也不允許直接從預算中支付款項。
自上世紀90年代初脫離南斯拉夫獨立以來,克羅地亞一度繁榮的造船業一直在艱難求生。它的業務已被韓國等亞洲造船商搶走,失去了現代化和生產更先進船舶的機會。
當地銀行和克羅地亞最大的保險公司Osiguranje也持有Uljanik的股份。
更多資訊請關注物流巴巴,每天為您更新分享國內外最新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