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烏克蘭的Informall Business Group在其最新的黑海集裝箱市場評估報告中稱,與2017年相比,2018年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的黑海集裝箱港口裝卸的集裝箱數量增加了8.70%。
2018年,五國黑海集裝箱碼頭吞吐量為2927016 TEU,包括空箱,不包括中轉。這項審查只觀察到區域- 2188153 TEU的全部集裝箱。
2018年,黑海地區所有國家的集裝箱吞吐量都有所增長。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增長率最高,分別為18,99%和14,64%。與此同時,保加利亞、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的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實現了4,52%、3,94%和0,35%的增長。
在此期間,56,63%的集裝箱是進口的,43% 37%的集裝箱是出口的。據估計,載貨集裝箱占比為74,76%,空集裝箱占比為25,24%。
上述國家的出口量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312%。烏克蘭實現了出口的顯著增長——1489%。羅馬尼亞的滿載出口量減少了985%,而格魯吉亞、俄羅斯和保加利亞分別實現了656%、509%和154%的增長。
2018年,該地區五大集裝箱碼頭的總吞吐量發生了變化:DPW(羅馬尼亞康斯坦塔)和APMT Poti(格魯吉亞)穩居榜首。CTO(烏克蘭敖德薩)排名第三,NUTEP(俄羅斯新羅西斯克)排名第四。
至于該地區的主要航空公司,馬士基仍是領頭羊;而中國遠洋戰勝ARKAS,成為該地區第三大航空母艦。近年來,ZIM首次成為黑海地區排名前五的航空公司。該地區排名前五的航空公司是馬士基、MSC、COSCOCS、ARKAS和ZIM。這些運營商總共控制了這個市場的71,883 %。
更多航運資訊請關注物流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