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煉油企業官員表示,盡管中國政府最初可能會限制出口,以專注于擴大沿海海洋燃料市場,但該國已批準了一項期待已久的針對清潔船舶燃料出口的稅收減免,為煉油企業提高產量鋪平了道路。
為遵守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今年實施的新規則,全球船舶已改用低硫燃料,或使用減排裝置。
中國國務院批準對0.5%或超低硫燃料油(VLSFO)免征關稅,為最終啟動該政策鋪平了道路。
一家國有煉油企業的一位官員表示:“(我們的)公司昨日接到免稅批準的通知,因此我們正在準備生產計劃。”
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及其強大的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的置評請求。
中國征收每噸1218元(175.73美元)的消費稅和13%的燃料油增值稅,這些成本使其煉油商無法與新加坡和韓國等地區供應商競爭。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一直依賴從新加坡進口石油來滿足其需求,此舉將有助于改善這種新燃料的地區供應。
市場人士早就預料到中國政府的舉措,但他們仍將密切關注具體的時間,因為這將決定中國的大規模生產何時開始。
中國政府可能會限制甚至禁止船舶燃料的批發出口,以讓企業專注于發展國內船用燃料市場,因為寧波舟山等沿海城市的目標是成為地區燃料供應中心。
另一位石油官員表示:“這是在長期討論政策制定過程中得到的反饋意見之一,將在初期階段實施。”
中國煉油商將向中國沿海地區的保稅倉庫供應這種新型超低硫原油,然后由大約12家有執照的燃油交易商將其零售到船舶上。
保稅罐的供應被視為出口,將由配額制度管理。
中石油持有一半股份的中國船舶燃料庫有限公司(Chimbuso)和中國最大的煉油企業中石化集團(Sinopec Corp .)是占主導地位的燃料庫供應商,它們加起來占中國每年1200萬噸保稅燃料庫市場近90%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