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8日)上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遠洋海運)正式在上海掛牌成立。
這標志著這家由中遠和中海兩大央企合并而來的新航運集團正式投入運作。原中海掌門人許立榮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原中遠集團副總經理萬敏擔任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去年8月7日,中遠、中海兩大集團涉及的八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涉及74項資本交易,拉開了改革重組的帷幕。12月初,國務院正式批復兩家集團實施重組。今年1月初重組方案也獲得了相關上市公司中小股東高票通過。
許立榮在18日新集團成立儀式上表示,原先中遠和中海兩家企業不具備規模優勢,業務資源同質化嚴重,在國際國內細分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重組后,經過深度整合,將重新架構全球航運物流產業鏈的業務分工、價值創造和分配格局,實現企業經營規模化,將規模效應轉化為競爭能力,并實現商業模式聯盟化,將協同效應轉化為協同效益。
工商資料顯示,中國遠洋海運總部設在上海陸家嘴,注冊資金110億元。重組后的中國遠洋海運將擁有全球第四大的集運班輪公司、全球第一大的干散貨運輸自有船隊、全球第一大的油運船隊、全球吞吐量第二大碼頭運營商以及全球第三大集裝箱租賃企業。
在這一規模優勢的基礎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了解到,成立后的中國遠洋海運提出了“6+1”的產業布局,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商:
一是航運產業集群,主要包括集運輸、干散貨、油運LNG等運輸業務:
二是物流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工程/大件物流、雜貨特種船運輸、貨代、倉儲、多式聯運、船代理貨等業務:
三是航運金融產業集群,主要包括船舶及設備租賃、航運保險、供應鏈金融、物流園區投資、股權投資和“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的資產投資等業務;
四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主要包括船舶海工制修和集裝箱制造等業務;
五是航運服務集群,主要包括船舶管理、船員管理、船舶備件采購、通導技術管理和船舶燃料、物料供應等業務;
六是社會化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地產資源開發、酒店管理、海事院校、醫院等社會化服務業務;
七是結合上述業務,開展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互聯網+”相關業務,推動各業務升級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