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公司官網首頁貼有大型集裝箱船的彩色照片,文字說明是“經營船隊規模超過8532萬載重噸,排名世界第一。”2月19日,一直被稱為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的馬士基航運公司在上海宣布,無論市場環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要保持領先同行。”
中國公司船隊規模世界第一
昨天(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2016年1月4日,已經公布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領導配備:許立榮任董事長、黨組書記;萬敏任總經理。
許立榮昨天在集團成立大會上表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誕生,是國務院國資委深入推進國企改革的重大成果,是企業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海洋強國、海運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積極應對全球競爭、實現企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依據“規模增長、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個戰略維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將著力布局航運、物流、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產業以及基于“互聯網+相關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的“6+1”產業集群,進一步促進航運要素的整合,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商。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由中遠集團、中國海運集團重組整合。中遠、中海兩家企業在國際上并不具備規模優勢,業務資源同質化嚴重。重組后,兩家企業重新架構全球航運物流產業鏈的業務分工、價值創造和分配格局,實現企業經營規?;?。中遠、中海的重組方案共涉及資產交易74項,交易金額600億元,堪稱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為復雜的重組交易。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官網介紹,航運產業集群是集團的核心產業集群,包括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油氣運輸(油運、液化天然氣運輸)、客輪運輸以及碼頭運營等業務。“當前,集團正致力于鞏固和發展全球第一大綜合航運企業。”該公司官網首頁貼有大型集裝箱船的彩色照片,文字說明是“經營船隊規模超過 8532萬載重噸,排名世界第一。”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8532萬載重噸、1114艘船,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158萬TEU,居世界第四,主要由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專業經營;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3352萬載重噸、365艘船,主要由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專業經營,居世界第一;油輪船隊運力1785萬載重噸、120艘船,主要由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經營,居世界第一;雜貨特種船隊300萬載重噸,也居世界第一。
集團在全球集裝箱碼頭將超過46個,泊位數超過190個,集裝箱吞吐量9000萬TEU,居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5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馬士基說市場不好
成立于1904年、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馬士基集團,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馬士基集團一直被視為居世界十大著名船公司之首,集團旗下的馬士基航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擁有和經營500多艘集裝箱船以及150萬個集裝箱。
馬士基集團、馬士基航運不僅體量龐大,而且賺錢能力出眾,最近幾年,全球航運企業哀鴻一片,只有馬士基集團、馬士基航運保持盈利。但是馬士基航運公司今天在上海宣布,2015年的收益有明顯下降,預計今年還將下降。由此可見,做大更得做強。
數據顯示,2015年馬士基集團實際利潤為31億美元(2014年同期為45億美元)。馬士基集團上半年的業績令人滿意,投資資本回報率為 10.2%。但由于所處業務領域供需差距懸殊,及油價暴跌、運價下滑等因素,馬士基集團的全年業績受到巨大影響。受出售馬士基石油資產減值稅后26億美元的影響,馬士基集團在2015年下半年的投資資本回報率為-6.3%。2015年第四季度實際虧損900萬美元(2014年同期盈利10億美元)。
馬士基航運盈利13億美元(2014年同期為23億美元),投資資本回報率為6.5%(2014年同期為11.6%)。由于航運市場疲軟,尤其在2015年下半年,集裝箱運價嚴重下滑,盡管燃油價格較低、美元升值及采取多種提高成本效率的措施,馬士基航運實際利潤下滑至13億美元(2014年同期為22億美元)。2015年,馬士基航運三次訂造新船,總共27艘,運力達367,000TEU(指,20英尺集裝箱)。因市場狀況較差,其他投資計劃都被推遲進行。馬士基航運去年四季度虧損1.8億美元,這是其2012年一季度以來時隔近四年再次出現虧損。
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丁澤娟今天預計,整個馬士基集團今年實際利潤還將下降,將顯著低于2015年的31億美元,而馬士基航運的實際利潤將顯著低于2015年的13億美元,這主要受到運價持續走低對2016年業績的影響以及全球海運集裝箱的需求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預計增長僅為 1-3%。丁總裁轉述了馬士基集團對今年全年的預期,“有相當大的不確定因素,這不僅受到全球經濟發展、集裝箱運價、油價等因素的影響。集團對實際利潤的預期取決于許多客觀因素。”
我們不能為了大而大
全球航運市場的疲軟程度超出預期,無論馬士基還是中國遠洋、中國海運,都沒有猜準行情,大舉建造超大型船舶的決策,以現在運量,顯得有些超前。丁總裁介紹,“運距幾千公里的運價,跌到了每個標準集裝箱只有25美金,已經降無可降,再降就是失去操作意義了,所以出現了企業并購、重組。”
丁總裁介紹,馬士基集團、馬士基航運一直在調整,積極應對環境變化,比如,馬士基航運計劃大幅精簡人員機構,去年底提出計劃,2年內裁員 4000人,今年2月初宣布了首個機構調整方案:原有的亞太區(東南亞、澳新)和北亞區(大中華、日韓)合并為新的亞太業務區域,總部設立在香港,其全球業務板塊縮減至7個。丁總裁擔任首任大中華區總裁。
丁總裁預計,馬士基集團、馬士基航運,2016年的實際利潤都將顯著低于2015年,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低迷。丁總裁認為,航運企業應該更加關注在供求之間尋求平衡。丁總裁不愿點評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我們是世界第一大的船公司,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大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