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獲悉,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日前宣布,將剝離其海上鉆井業務,并將其在哥本哈根獨立上市。
作為該集團最后一塊能源業務,鉆井業務的獨立上市標志著馬士基集團持續兩年的組織架構調整即將進入尾聲,同時也意味著該集團將完全退出能源行業。
消息發布當日,馬士基的股票在哥本哈根開盤上漲約4%,超過丹麥基準指數,成為丹麥交易量最大的股票。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索倫·斯庫表示:“在決定將鉆井業務單獨上市之前,管理層們就鉆井業務可能的‘所有出路’進行了探討,我們相信獨立上市將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此前,馬士基集團曾試圖出售鉆井業務,并將截止日期設定為今年年底。但由于海上鉆井市場低迷,潛在買家出價太低,出售無望。
“盡管國際油價已經反彈,但國際石油生產商更傾向于陸上勘探。”
索倫·斯庫接受采訪時表示,“而且我不認為哪個公司有足夠的現金購買馬士基鉆井業務,如果涉及股權流轉,將帶來更多海外風險,所以我們更愿意現金交易。”
彭博社能源高級分析師塔隆·卡斯特表示,馬士基鉆井業務的總價值約為44億美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馬士基鉆井公司可以選擇在紐約或倫敦等資金流動性更強的市場上市,但鑒于近期大多數海上鉆井公司的股票表現不佳,在“老家”哥本哈根上市被認為是更安全的選擇。
據了解,馬士基石油鉆探業務上市的相關程序已經啟動。作為準備工作的一部分,馬士基鉆井公司已得到國際銀行財團提供的15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以確保上市后擁有強大的資本結構。
與此同時,“馬士基集團的控股公司將在最初擁有新上市鉆井公司40%以上的股份,并承諾將一直作為主要股東存在。”索倫·斯庫強調。馬士基控股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馬爾斯克·烏格拉表示贊同。
事實上,這家擁有114年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公司自2016年開始對其組織結構進行大規模調整。
2016年9月,馬士基宣布,將集團拆分為運輸與物流、能源兩個部門,將前者定位為核心業務。
與此同時,該集團將油氣勘探與生產、鉆井平臺以及油輪等業務,整合為一家專注于能源業務的實體,待剝離、出售或者與其他公司合并。
緊接著,去年,馬士基集團同意以總額近1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油氣和油輪業務,其中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以7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油氣業務,今年4月收購交易正式完成。
預備上市的馬士基鉆井公司擁有15套自升式鉆井平臺、4艘半潛水器和4艘演習船和4000名員工,專注于生產能在海上惡劣環境下工作的大型鉆機。
去年11月,馬士基集團對該部門進行了17.5億美元的減值,并將其重新歸類為“已中止業務”。
作為出售油氣業務的一部分,馬士基在3月獲得了道達爾3.7%的股份,即9750萬股股票。
7月,馬士基出售了價值12億美元的道達爾股票。截至目前,馬士基共擁有道達爾公司7830萬股的股本。
馬士基表示,馬士基鉆井公司上市后,剩余道達爾股份的重要部分將以現金分紅、股票回購或直接分配的方式分配給股東。
更多資訊請關注物流巴巴,每天為您更新分享國內外最新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