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全球石油市場的生命線,中國最近幾周加大了從俄羅斯、美國和安哥拉等出口國的采購力度,而隨著冠狀病毒感染的激增和新的封鎖措施的實施,其他國家的買家也減少了訂單。
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是預計今年石油需求將增加的唯一主要買家,原因是疫情摧毀了全球消費。
中國明年的石油進口量預計將達到1,200萬桶/天,由于2020年全球石油消費量預計將下降近9%,石油銷售商們正排起長隊以保住市場份額。
據船舶經紀公司和Refinitiv Eikon的數據,本周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Lukoil)旗下貿易子公司Litasco以及中國國有企業中石化(Sinopec)的貿易子公司Unipec已經暫時預訂了12月份將美國原油從墨西哥灣運到亞洲的超級油輪,或者正在考慮預訂超級油輪。
COVID-19感染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等燃料使用大戶。
過去幾個月,這推低了主要原油等級的價格,使中國買家得以利用這一優勢。中國還在增加商業石油儲備,以低價購買石油以增加儲備。
國際能源署(iea)上周表示,中國有望成為唯一一個石油需求同比增長的主要國家。該公司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為9,130萬桶,低于2019年的1.010億桶。
“今年冬天的大部分時間,歐洲可能都將處于封鎖狀態。中國已經提高了配額和(存儲)容量。看來短期內需求將集中在那里,”歐洲一家煉油商的交易員表示。
俄羅斯1月份裝運的ESPO混合原油是中國獨立煉油廠最受歡迎的原油品種之一,其溢價達到五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原油等級也在反彈,東休斯頓的WTI本周攀升至約兩個月來最高。由于美國國內燃料需求下降12%,且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達到每日新高,美國的評級一直承壓。
這得益于中東原油價格走強,而中東原油是亞洲需求的主要來源。本周,卡塔爾以四個月來最高的溢價出售了1月份裝載的al-Shaheen原油。
俄羅斯遠東原油市場的一名交易商對路透表示,"中國的需求現在更加明顯。"“貿易公司非常活躍,因為它們預計中國獨立煉油商將提出更多要求,它們將根據新的進口配額購買石油。”
一位中國買家表示,交易商提供美國原油、北海40級原油和西非原油,因他們預計在中東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后,套利經濟將改善。
隨著1月份交易量的開始,ESPO混合原油的溢價升至每桶2.90美元,高于迪拜本周的報價,為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俄羅斯1月份的索科爾原油裝貨量最近也升至四個月高點。
一家亞洲煉油廠的交易商說,石油化工買家對石腦油產量較高的石油品種需求增加,比如輕質低硫美國原油。相對于燃油消費量大幅下降的航空燃油,輕質燃料油生產更多的天然氣,用于取暖,這方面的需求也更大。
一名中國資深交易員表示,西非等較重原油品級的需求將不那么強勁。在非洲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安哥拉,重質Dalia的溢價低于中質Cabinda和Girassol的溢價,這兩種原油曾處于數月高點。